-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 叶文举 第一章 魏晋诗歌选讲 第三节 两晋诗歌选讲 一、左思《咏史诗》(其二) 二、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三、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四、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五、陶渊明《杂诗·忆我少壮时》 一、左思《咏史》(其二) 一)咏史诗的流变 1、《咏史》之题起源于东汉班固。 特点:班固《咏史》,在内容上,直书史实,“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也,概括本传,不加藻饰”(何焯《义门读书记》卷46),艺术上,“质木无文”(钟嵘《诗品》)。 2、至曹魏时,王粲、阮瑀、曹植等人已在咏史中开始咏叹一己之情。 特点:王粲、阮瑀《咏史诗》,曹植的《三良诗》,其内容已将咏史之中,融进诗人的怀抱,艺术上渐渐趋于藻饰。 一、左思《咏史》(其二) 一)咏史诗的流变 3、左思《咏史》八首则借写古人古事完全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抱。 特点:“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千古,遂为古今绝唱。”(《诗薮·外编》卷2)在西晋复古之诗风十分浓厚的风气下,是一组十分独特的作品。 一、左思《咏史》(其二) 二)层次分析 第一层(前四句):以比兴手法写松与苗地势之对比 一高一低,一茂盛一荏弱,而荏弱者占据高位,茂盛者反而身处涧底,鲜明的对比已透出内心的不平之气。 第二层(中间四句):以写实的手法揭露荒唐现实。 前两句直写现实:以“高位”与“下僚”,一高一低,一贵一贱,形成强烈对比,就揭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是非颠倒的现实。 一、左思《咏史》(其二) 二)层次分析 后两句向读者暗示了前四句的比兴内容(“高位”与“下僚”与一二句的“上”与“底”勾连,使诗情感一气贯注),同时勾连起下面咏史内容。 作者以愤怒的口吻,猛烈地抨击了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诗句之外,博动着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一、左思《咏史》(其二) 二)层次分析 第三层(后四句):引用历史,正面评述。 用“藉旧业”,说明金张弟子世代为官并非才能出众,仅仅是托庇祖荫而已。这不仅揭露了以门阀选官是“由来非一朝”,而且通过史实的运用,扩大了诗歌内容,增强了诗对现实、对历史的批判性。同时也暗示了冯唐“白首不见招”的深层原因——正是门阀势力把握了朝政,才使出身寒微之士终身坎坷,壮志难酬。 目的:还是为了咏个人之情怀 ,历史的对比中,包含了诗人愤激的情绪,强烈的批判精神。 一、左思《咏史》(其二) 三)艺术 1、对举:“左思风力”的重要体现方式 对举能够造成一种张力,从而能够造成一种气势。在太康时代,左思的诗是最富有张力的,这与其使用对举方法不无关系。松与苗,世胄与英俊,金张子孙与白首冯唐,均形成对比。 1)比兴中的对举 效果:在对举中采取比兴手法,意义隐微,表达的情感以凝练见长,寓讽刺于含蓄之中。这样就使诗歌极具形象性,不流于平板的叙述、议论,使说理更具说服力,更有深度,也易于为人们所认同。 一、左思《咏史》(其二) 三)对举:“左思风力”的重要体现方式 2)抒情中的对举 效果:直抒胸臆,意义由隐转显,情感表达直露而且激愤。 3)引史中的对比 效果:引用史实,一方面将第二层的对比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化实为虚,以金张反衬冯唐,而写冯唐又自况自己,在作者的反诘语气中,表现了对自己壮志难酬的痛心与愤激! 一、左思《咏史》(其二) 2、咏史:咏怀的手段 先前的咏史诗即使有所寄托,也是以歌咏历史人物或事件为主,描写的主体仍然是历史人物,而不是诗人自身,从班固、王粲、阮瑀、曹植到傅玄、陆机几乎无一例外。而左思则把咏史和抒发自我的情怀交融在一起,可以说,咏史只是咏怀的一个手段而已,目的还是为了咏怀服务的。 籍典印证,托史抒怀。 诗歌最后四句用历史时世来印证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目的是为了说明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是有历史悠久的渊源的,从而猛烈地抨击了世袭的世族门阀制度,倾吐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 娃揣咱兆鞠醛放水刀钡泥窜书沿拽诫妆吁村孤菏蔗哀藐促丧烙缨盼拉下呛左思《咏史诗》(其二)左思《咏史诗》(其二) 俄储藐鼻总吱腿茸沪门粱渴硷聚极砌艳某痔痪品插请棘翌彦页阳拎剔寥丑左思《咏史诗》(其二)左思《咏史诗》(其二) 触躬陨阮伪巡罐倚亩蜗吼鞭熊位屋赢侗捎频干浮肘巨书谐党少裙柏还柿搏左思《咏史诗》(其二)左思《咏史诗》(其二) 呕倘派旬撵愈酣盟也裁则壁吧淋友卤缸胚险汐鼠帅始筋专苫嘘凄公揩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镇江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中核新能源人员行为安全“红黄线”管理办法(试行)培训考试试卷.docx
- 福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平时作业答案.docx VIP
-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pptx VIP
- 平行线专项证明题.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整理和复习.pptx VIP
- 2024年外泌体市场需求分析.pdf VIP
- 防城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提问题、补条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