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技术讲座 ——六和集团德州片区 2005。3。 鸡主要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禽类病毒性疾病一直是困扰养鸡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因素为市场风险)。也是造成养鸡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 本次技术讲座就几种常见的主要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做以简要概述,以期对大家在养殖过程中能有所帮助——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ND)为目前我国发病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第一传染病。 尽管对新城疫的免疫都极为重视,科研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疫苗研制、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免疫监测、病毒检测如对强毒的单抗试剂盒、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使新城疫的爆发流行得到了基本控制。 但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仍极为普遍。原因是饲养环境恶劣(多被ND病毒污染)和免疫管理不合理(疫苗质量无保障,无ND抗体检测手段及免疫程序不合理,大剂量盲目密集免疫造成免疫麻痹,超强毒株使ND抗体安全临界水平提高)。 目前防治的重点:加强对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加强对免疫鸡群中强毒株感染的有效监测;降低环境被污染的程度(环境控制)。 发病日龄:多集中在二免前后的20—35日龄,以非典型新城疫较为普遍。 感染鸡群:肉鸡、肉杂鸡、育成鸡等。 主要症状:临床主要表现——程度不同的呼吸道症状;黄绿色稀便;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个别后期有扭头、转颈、麻痹等症状。剖检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 黏液增多;肠道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盲肠扁桃体和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 严重时腺胃黏膜、乳头出血或溃疡;肠道枣核状出血或溃疡。 死亡率一般1%--10%,严重20%—30%。 蛋鸡主要发生开产后3—4个月及产蛋后期。主要表现食欲稍减;绿色稀便;一过性呼吸困难;有时不表现任何症状; 产蛋率突然下降(7天内产蛋率由90%降至30%—40%);软壳蛋、褪色蛋增多;剖检喉头、气管充血充血;黏液增多;肠道卡他性炎症;卵泡变形;卵黄性腹膜炎。 防治措施: 1、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特别注意饲料质量,以增强鸡体的抵抗力。 2、加强防疫、环境卫生等综合措施——切断疫病传播的途径。具体措施: (1)适时调整免疫程序: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联合免疫效果不错。可同时获得局部黏膜免疫和坚强的体液免疫。 两道防线可有效抵御新城疫病毒的侵袭。 (2)选择正确免疫方法:初免采用点眼、滴鼻;二免可采用饮水;I系苗采用注射。 I系苗一般用于加强免疫,严禁饮水免疫以防散毒(非典型新城疫多与此有关)。油苗有单油苗和多联油苗,质量差异较大,宜采用单油苗或浓缩多联油苗。 根据ND的抗体监测确定是否免疫。 当ND的抗体滴度低于2log6时,要用ND弱毒疫苗饮水或喷雾免疫。 (3)治疗措施:一旦发生ND,按不同的发病日龄采取不同的措施。 1)雏鸡(30日龄)用IV系或clone-30疫苗2—3倍量饮水免疫。 2)60日龄以上先用弱毒活苗点眼或滴鼻或喷雾免疫;3—4天后用I系活苗紧急注射(加强免疫)一次,用量不能超过2倍(严禁饮水免疫)。 3)产蛋鸡可用I系活苗紧急注射,也可饮水或喷雾免疫和I系活苗注射同时进行。 4)发病早期对症治疗。 抗病毒药(中药)+广谱抗菌药+多维; 对非典型新城疫的个别病鸡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2—0。4ml)+地塞咪松注射夜(0。2mg/只)+庆大注射液(2次/日,3000IU/次);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和消毒管理(特别是带鸡消毒、通风换气等); 加强饲养管理(料水、密度、提温等)。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目前该病的流行明显增多,发病季节扩大,有时在同一鸡群可重复感染2—3次,危害极大。发病死亡率1%—5%不等,如诊断失误、治疗不当、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达10%—30%。 经我国禽病工作者长期大量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在我国有IBDV亚型的存在和危害。并证明有超强毒株的存在。对病毒结构 蛋白的分析和抗原特性的研究确知:影响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差异来源于野毒株与标准毒株的差异。 主要症状:初期饮水增多;发病突然;精神委顿;缩立不动;黄白、绿色、水样粪便;剖检腿肌、胸肌点状或条状出血;法氏囊肿胀,外周包裹黄色胶胨样物 (重的法氏囊出血、囊内有黏液或干烙样渗出物);肝脏发黄;肾脏稍肿(严重花斑肾);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 防治措施: 1、疫苗免疫:目前IBD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活苗分中毒苗(D78、K3株、B87、BJ836、CH80、228E等)和中等偏强毒力苗(一般是进口苗如MB等); 两种活苗均能突破母源抗体。中弱毒苗对法氏囊有轻微损伤但可复原;中强毒苗则不能恢复,对10日龄内鸡免疫可造成免疫抑制,并影响其它传染病的预防。一般在污染严重或连续发病的鸡场的10日龄以上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anaging without Power - Research and Developm.DOC
- metabolic flux analysis代谢通量分析.DOC
- model option agreement - knowledge transfer ir.DOCX
- municipal tax increment financing (tif) - main.DOC
- ITP诊治中国专家共识.PPT
- Kinetics versus kinematics for analyzing coord.PPT
- nike, inc cost of capital (tn)耐克公司,资本成本.DOC
- narrative maturity rating using story grammar .DOC
- new interaction techniques新的交互技术.PPT
- on introduction to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在制.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