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打工感想.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1月10日,踏上南下的火车,历经一天的旅程,我和志超重游这个陌生的城市-深圳,又开始了一个打工之旅。这次的目的很简单,一个字“钱”,挣够报培训班的费用,说什么体验生活就有点自欺欺人了。跟随者众多的其他打工者一样,我们二人以正式工的身份应聘(因为不接受暑假寒假工),接受同样的面试笔试和体检,以及部门测试。像任何一个普工一样遵守着工厂的硬性规定—洗手,更换工衣工鞋,按时考勤,规定时间就餐等。在这里,你只是出卖你仅拥有的一件商品——劳动力,更确切的说是你的青春。因为你老爸或者某位亲戚不叫“某某某”,所以没有哪个厂愿意提供给你一个既让你学到真正东西而且还付薪水你的岗位。而我现拥有的也只有青春罢了,但它又能持续多久呢。 一个月的生活很快就过去,我就是每天按时打卡上班,在一台机器上吧3600多个或者4048个物料加工完成后,历经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八个小时后,按时打卡下班。回到宿舍睡一觉差不多又进入这个循环,这样日复一日,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这认识了很多工友,有整天研究双色球的董xx ,他的人生信念是我一定会中个特等奖,并且为之孜孜不倦的研究和买买买;还有“情圣”黄xx,自己做过“老板”破产后一起进厂却仍不忘泡妞,不到一个月就和一个妹子情人节约炮去了;有劳模章xx;还有我的“师父”张xx,还有和我在一条生产线一同进厂的龚x,2006年出来至今快十年了,稚嫩的脸上带着些许的成熟。当然最重要的兄弟还是这次一起出来坚持走下来的志超,他为这次出行付出了巨大代价,打工期间对我也诸多照顾,这让我想起来了上次惠州之行的大哥忠阳和亲勇,感谢那时候对我的诸多帮助,那都是我人生中的甜蜜回忆。打工的日子枯燥无味,我所承受的与父母常年在外所承受的可以说不值一提,其中的辛酸,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了。出来打工多次了,回想一下自己到底学了什么,对未来的路有多大意义,说一说自己想说的,是我写这文章的最初想法。 首先聊聊“打工”这个词,打工什么算是打工,打工到底是贬义还是中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就先用一个普遍接受而又好听的词来说吧——务工。务工对我来说,只是目前为止来钱最便捷的一个手段或者工具罢了,我出卖自己的体力,对方支付与之并不等价的薪水。与所有的务工者看法一样的是,打工只能保证你饿不死,打工是发不了财的。而发财有事需要本钱的,而许多人不得已把本钱来源投向打工,这就陷入一个死循环,久久不能自拔。务工对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有很大的吸引力,就连本村的很多初中生都把这作为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打工意味着有钱,有钱又意味着有面子。虽然不乏打工的佼佼者,他们靠此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在茫茫打工队伍中也只是屈指可数的吧。 “能做的不如会说的”这句话很多工友都时常挂在嘴边。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以好坏来评价这句话或者这些人的话,未免太狭隘了。估计这和那句经典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样反应他们心中的某种诉求吧。现在深圳地区很多的务工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的权利意识和素质较之前的务工人员来说有了很大提高,就拿工会这一组织形式来说吧,虽然工友说工会就是每个月叫我交会费,偶尔发发礼品而已。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工会的有无,是一种质的飞跃,它只是有待成熟罢了。务工者的最大的的愿望就是创业,在每一个打工者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创业梦想,在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可以知道,他们宁愿为自己打工却被迫为别人打工,年轻的务工者身上折射出的是一种对知识或者说对某种特定技能的渴望,他们企求成为依靠某技能而活的技工而不是凭借体力生活的普工。他们对创业的渴望远远大于在校的我们,创业可能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清楚的轮廓,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当这种外在的“解放”,为自己打工和更为宽广的前途是大部分务工者内心创业的真实写照 跳出某个工厂,某些人,从全国来看这个务工群体。深圳地区大部分正规厂只招收18-35岁的普工,而对于超龄的务工人员又有多少工厂和政府是关心过的。纵观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某某企业创造了多少GDP,是否真的像我工友说的那样“中国GDP的换取是牺牲了工人的”工人到底从中得到了什么,是底薪高了,还是不能加班超过36小时,还是医保得到落实……那你就问问身边的务工者吧,他们会回答你的。同一宿舍的陕西工友说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你不干跑路了有大把的人进厂,这就是中国。 “五险一金”,相信很多打工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扣得钱去哪儿,扣得标准是什么……很多人从一发工资单就发现代扣了这么多钱的时候都会心生这些疑惑,五险一金占工资的四分之一并不是空穴来风。它的比例确实有点高了,本来工资就不多,再一扣,特别是对于理财观念不强的年青人来说,很容易成为“月光族”。像我一工友说的:“靠,老子失业这么久了,每年都有交失业保险,也没理过我,还得老子找厂.”还有另一兄弟只能靠公积金吃饭了,那天像我吐槽说:“靠,要老子交公积金就那么容易

文档评论(0)

bataocaizza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