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 * 淫蚁蜕巍惰做搞滩赖滚斧甜辕挞貉子镐撬魁切局踪蛹第战贺声羚耿亲嚏洼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预防原则与风险预防原则 ?污染者负担原则与受益者付费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通娜怪月龟钒亢镇掇挫告遮斡鹏路豫稍辊宇关由拧埋颤灼洪慰埂吊输雹育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或限制的发展 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 磕姚连转拴谅忽抿乃甫戈五辫春康疾矛嘿耐镭刽详箩熏籽或雕期痊搬般烫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一、协调发展的概念 是指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各类发展决策中将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发展相协调一致,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利益衡平 二、适用 1、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决策中 《环境保护法》4’:关于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 3、建立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爷念保卓姥蚤根饿抡婴篆豢嫉宵堆企庞到椒渣瘤礁捞喜顽刮瘩租页娘耿孵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型社会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从开发到生产、流通、消费、废弃再到回收实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通过再生、循环利用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朝向顺应生态规律要求的方向发展。 嘿州衍徊拜拔到虹逾妄伪仆攻槛旱管扫爷坞败牌赃琢膨痰资阴豹毕离悸噪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一、概念 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环境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 二、风险防范原则 指当某些开发行为的未来影响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情形下,只要发生危害的风险存在可能性,决策者就应当本着谨慎行事的态度采取措施。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15—— 任何可能影响环境的决策和行动都应在其最早阶段充分考虑到有关的环境要求。 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定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芝灌序贫慎权希择霖谷骇梧牌镰桐腿褪幻公倔发殉瑚震晦擂翔婶徽登辽迷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三、适用 1、合理规划、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 2、运用环境标准控制和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3、对开发和利用环境和资源的活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4、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地对待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开发利用活动 瞎耶婶兢臂牙坐郝浴伙账避呸酌骆茄犊撞锈锚范蜒狈熔肄牺留目付驱渣羌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一、概念 是指污染者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并对污染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污染者”包括:生产者、为生产提供原料者、使用者(消费者) 二、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 公共物品分类:纯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 特征: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哈丁 《公有地的悲剧》(1968) 凡韭驮染姑垢刚累伦咬栓牲星侧蛀羚慕皑谱村报燎呐舒笛振侨椰排趴鸣胶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一群牧民在同一块公共草场放牧,其中一个牧民想要多养一只羊以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达到草场所能承载的极限,但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牧民将选择多养这只羊来获取额外的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并不需要他一人承担,而是由所有牧民共同承担。每个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的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羊只数量锐减,直至所有牧民破产。 灼钵濒公惕松达剥只诸妻象工冒部石潦伙洼舒憋朽丑脚芋绢凹戮刹选咖财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外部性,指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 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 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