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按一定方式折叠、盘绕或组装成特有的空间结构,亦称高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即蛋白质的构象。 酰胺平面与α-碳原子的二面角( φ和ψ ) 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 一、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一)二级结构的概念 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 二、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一)超二级结构的概念 指蛋白质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即单个?-螺旋或?-转角)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辩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超二级结构在结构层次上高于二级结构,但没有聚集成具有功能的结构域。 超二级结构类型 α /β结构域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六、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与结合氧 Hb与Mb一样能可逆地与O2结合, Hb与O2结合后称为氧合Hb。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称百分饱和度)随O2浓度变化而改变。 1. 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如果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 (positive cooperativity) 如果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negative cooperativity) 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2. 波尔效应(Bohr) 1904年,Christian Bohr发现: 增加CO2浓度、降低pH能显著降低血红蛋白与O2的结合。 3. BPG的别构效应 2,3—二磷酸甘油酸(BPG)通过与血红蛋白的两个β亚基形成盐键稳定了血红蛋白的脱氧态构象,因而降低了血红蛋白的氧亲合力。 第七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 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氨基酸残基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件下都可解离成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 * 蛋白质的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 pI)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在电场中不移动。 盐析(salt precipitation)是将高浓度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沉淀。 *分段盐析:调节盐浓度,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几 种蛋白质分段析出。 例如:血清球蛋白(50%(NH4)2SO4饱和度), 清蛋白(饱和(NH4)2SO4)。 3.沉淀类型 A.可逆沉淀 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虽已沉淀析出,但它的分子内部、空间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性质,沉淀因素除去后,能再溶于水溶液中。这种作用称为可逆沉淀反应。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以及利用等电点的沉淀,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B.不可逆沉淀/变性沉淀 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空间构象遭到破坏,失去原来的天然性质,这时蛋白质已发生变性。这种变性蛋白质的沉淀不能再溶解于原来溶剂或水溶液中的作用称为不可逆沉淀反应或变性沉淀。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强酸、强碱、加热、震荡、超声波、有机溶剂等都能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沉淀反应。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而并不析出,例如:在强酸碱中变性的蛋白质在强酸碱溶液中仍存在电荷效应,所以不表现为沉淀现象。相对地,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3.变性的因素 加热、有机溶剂、强酸、强碱、表面活性剂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即SDS)、还原性试剂 (尿素、盐酸胍)、紫外线、机械力等 。 4.变性蛋白质性质的改变 ① 生物学功能的丧失(主要标志); ② 分子形状改变,肽链松散,反应基团增加,易被 酶消化; ③ 疏水基团外露,水化层被破坏,溶解度降低,易 形成沉淀析出,粘性增加,紫外吸收改变等; ④ 丧失结晶能力。 5.蛋白质的复性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可缓慢地重新自发折叠成原来的构象,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