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15世纪末到16世纪和17世纪,西欧各国先后产生了重商主义的学说和政策。 18世纪后半期,出现并建立了倡导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称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确立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1848年,约翰·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相互需求原理。 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提供曲线,用来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两国之间的相互供求情况。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赫克歇尔(1919年)、俄林(1933年) :资源禀赋理论(H-O理论) 20世纪30年代中,哈伯勒利用机会成本理论和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比较优势原理。 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米德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 1950年代,“里昂惕夫之谜”出现,围绕解破此谜的研究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理论解释,包括:偏好相似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战略性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分为两大体系: 保护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的理论框架 自由贸易理论框架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绝对优势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 四、相互需求论 五、国际供求理论 六、要素禀赋论 一、重商主义 (一)背景 (二)主要观点和实践 (三)后果 (四)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一)背景 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衰退(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最初出现于意大利,后来流行到西、葡、荷、英、法等国; 封建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都亟需金银; 哥伦布:“谁有了黄金,谁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有了黄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一)背景 重商主义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思想学派,其实质是欧洲主要国家的官员、学者和商人在对贸易差额、贸易政策、价格、汇率等许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总结。由于学术观点的相似性,大多数在1500年至1750年间著书立说的欧洲经济学家一般被笼统地视为重商主义者(Mercantilists)。“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的称谓最初是其批评者亚当.斯密等人赋予的,历史学者旋即采用。 (二)主要观点和实践 经济资产或资本仅仅体现为国家所持有的金银货币; 经济利益来自于流通领域,而非生产领域; 对外贸易是积累财富的唯一途径; 国际贸易的全球总量是不变的; 增加财富的最佳方法是保持与他国的贸易顺差。 早期的重商主义 英国的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和威廉.斯坦福(William Stafford);法国的让.博丹(Jean Bodin)、安徒安.孟克列钦(A. Monthretien) 货币差额论 政策主张:多出口,少进口甚至不进口(只卖不买); 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 反对原材料出口。 “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邻居,他们不择手段地骗取那些和本国通商的民族的现钱,并把侥幸得来的金钱牢牢地保持在关税线内。” ——恩格斯 早期重商主义的实践(英国) 严禁金银出口; 外国人在英国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不得运出英国,只能在英国境内使用或购买商品运出国境; 对外贸易必须在国家指定的市场上进行,以便于政府集中管理; 国家成立专门的皇家兑换所,统一办理货币兑换; 成立专门机构,对进口商品和出口羊毛课以重税,监督商人在国外销售商品时是否将金银运回国内。 晚期的重商主义 托马斯.孟(Thomas Mun) 贸易差额论(政策主张:多卖少买) 反对政府限制货币输出,认为那样做不但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 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 贸易顺差有个别和总体之分; 并非所有的进口都是有害的。 晚期重商主义的实践 引导本国公民节约消费来增加出口; 发展出口工业来扩大工业品出口; 根据国外需求来生产出口产品并且强调优质廉价; 实施保护关税政策,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输入,鼓励原材料的输入和本国工业制成品的输出; 禁止本国技工外流,吸收外国技工,用以提高本国技术力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后果 对国内的影响 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造成垄断; 寻租型社会(制造商、商人和政府共谋,共同压迫消费者和劳动者) 实践和后果 国际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 三角贸易 欧洲殖民主义和战争 罪恶的“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成为宗主国与殖民地的

文档评论(0)

jiquhe72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