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行政管理史论文-《宋人佚简》所收须知册申状公文研究初探.docVIP

 中外行政管理史论文-《宋人佚简》所收须知册申状公文研究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行政管理史论文《宋人佚简》所收须知册申状公文研究初探 摘要:须知册即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亦省称“须知”。南宋史料中关于须知册的记载仅只言片语,近人对于须知册的问题研究也缺少重视。20世纪9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人佚简》中有一些关于须知册的申状公文,通过对这些文书的分析,或能为须知册研究的开展提供条件。   关键词:《宋人佚简》;须知册;申状公文      须知册即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亦省称“ 须知”。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言:“须知,乃一州县之政事大纲节目,无不备载,以其开卷可一览而得其塈也。” [1] 关于须知册,南宋史料中虽有记载,但却只言片语,并不翔实,而近人对于须知册问题的探讨也很少涉及。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宋人佚简》中有一些关于须知册的申状公文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笔者以为,通过对这些文书的分析,或能为须知册研究的开展提供条件,故不揣浅陋,以就教于方家。   一、须知册申状公文对南宋地方官府行政管理制度的反映   《宋人佚简》第五册收录有须知册公文十五件,为舒州各地上报知府递交须知册事宜的申状,涉及州院、甲仗库、秤斗务、物料库、在城酒税务、作院、衙西店、许公镇酒库、签厅、判厅经总制司、桐城县务、司理院、怀宁太湖两县巡检巡捉、怀宁县、兵马司等官衙官务。除去《舒州作院致舒州使府须知册申解状》、《舒州衙西酒店须知册申闻状》、《怀宁太湖两县巡检巡捉私茶盐矾董荣谨具须知册申呈状》、《怀宁县须知册等申呈状》、《舒州兵马司木朱记须知册申呈状》五件文书或为文字被裁,或为模糊难辨等原因无法知晓文书书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十件文书结尾所署时间均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十一月。   时间上的一致,很难用巧合来解释。那么,各地为何同时竞相报送须知册给使府,而须知册在地方政府行政事务管理中又是充当一种什麽角色呢?根据《宋人佚简》编后记介绍,向汮是这些公文纸的原主,其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右朝奉大夫权知舒州主管学事,隆兴二年(1164)改提举淮东路常平茶盐公事(见《宋会要辑稿》)。在《宋人佚简》署有年月的公牍中,时间上限为绍兴三十二年九月,下限为隆兴元年六月,而向汮到舒州任上的时间应该是在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或十二月之间,这从《宋人佚简》第二册《周亮书简》和第五册第二十二件《舒州使院孔目官陆彦伸等帮借申覆状》(以下简称《帮借申覆状》)文书中可略知晓,为便于说明,兹将这两件文书按原文格式加注标点、行号迻录如下:   《周亮书简》:   1.士案吏人周 亮等   2.右 亮等今交领得   3.判府 都运 中大印纸壹道,头尾全,前去批书到任。所供是 实,   4.伏候   5.台旨。   6.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 日士案吏人张 枢 、 周 亮□。    《帮借申覆状》:   1.舒州使院孔目官陆 彦伸等   2.谨具申   3.覆事件下项:   4.一,申本州县界并各平安。   5.一,申十一月初一日晚据承局张兴赍到远接   6.判府都运中大军兵等借请状,本州即时依例帮借变转到轻□   7.共玖拾伍两肆钱柒分,封角具状缴,连散帐初四日专差承局丁全   8.赍赴   9.行衙投纳。伏乞   10.台旨照会。   11.右谨具申   12.闻,谨状。   13.绍兴 三十二年   《周亮书简》中提到了周亮等交领得判府都运中大(向汮)印纸壹道前去批书到任前听候向汮意见的情况。印纸,为宋代官府文书名。按宋制,官员已授差遣,须于十日内缴真本告札、付身,赴礼部本选照检,请二日内于所交纸二十张上用印。中书门下省、枢密院所授官和外移差遣者,则直接由官府给付。此纸在铨选制中称“印纸”,有行程历、保官、选人、使臣、京官、捕盗官并捕盗人及御前、尚书吏部印纸之分。官员出行,即填写所经地点、月日于行程历印纸,至目的地交官府检验。如果系担任差遣,即在选人或京官、使臣印纸上填写到任月、日,替罢则填写有无不了事件、在任功过等项。印纸均由本人随身携带。使臣及遥郡、横行印纸,终身不得改换。官员若弃毁批书印纸后空纸,则降半年名次注阙 [2] 。照文书所言,向汮应该是在到达任职地后向当地官府交印纸以求批书到任。所谓批书,即宋主管官府按照格式,为官员批写或填写有关印纸或付身。《庆元条法事类》卷六“批书”条云:“诸州县阙官而依法合差罢任待阙官权摄者,并令本州取印纸批书到任月日,替罢亦批有无不了事件讫,方得离任。” [3] 对于不按要求办理批书事宜又规定了惩罚措施,云:“诸差罢任,待阙官权摄职任(谓于法许差者)应批书到罢而不批者,杖一百;所差官替罢,未经批书而离任者罪亦如之。”可见,州县官员权摄任职时应批书到任,替

文档评论(0)

duanjiaocuzha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