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竞赛题
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修改句子中的错别字,依次将它们写在相应的方格中。
他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shāo, 看着中秋的高梁晒米。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记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shuāng.
黄泥是用来彻缝的,这种nián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直屏,它与wéi幕起着同一作用。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下列标点符号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是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73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揭开了抗日故事的序幕。
B.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C、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高出超过了台阶。
D、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对下列加点词语词性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介词、助词)
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形容词、副词)
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副词、副词)
屏也有大小之分。(动词、形容词)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我相信汗水时不会白流的。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相信汗水”,谓语是“白流”。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谓语是“不会白流”。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相信汗水”,谓语是“不会白流”。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谓语是“相信”。
7.你的话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过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8.猜猜他们是谁(3分)
一天,有位诗人去酒店喝酒,店主杏云姑娘上前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出了一副对联:半边林靠半边坡,一头牛挂一卷文。杏云姑娘低头一琢磨,原来是(1)_______。诗人问杏云姓什么,杏云用手一指,却见有一副对联:但凭水流浇红杏,借助火光烧彩云。诗人笑着说,原来姑娘姓(2)______。
9.测试你的智力(3分)
①猜字谜(根据下列提示各猜一个字)
A.千里挑一,百里挑一( ) B.断壁残垣( )
②猜成语(根据下列提示各猜一个四字成语)
A.小青入山再修道( ) B.春蚕到死丝方尽( )
10.口语交际(2分)
海尔集团借助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因而创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奇迹——产品零库存(没有积压的产品)。当被问到海尔集团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主张产品零库存,同时主张成功零库存。”
张瑞敏所说的“成功零库存”的意思是: 。
11、综合性学习(4分)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了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某中学初三(1)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对能否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个清醒的认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述你提取的信息。(2分)
【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
用? 途 玩游戏听歌 攀比 发短信
聊天 便于和父母
联系 所占比例 38% 20% 39% 2% % 【材料二】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一种时尚。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