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人格教育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生人格教育文献综述 ???? ?我国的人格研究拥有过很长的历史和独具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贯穿始终的道德教诲,充满了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指智(知)、仁、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种理想人格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格范式。儒家的人格教育途径主要有尽心、养性、知天、节制、寡欲,养浩然之气,格物致知,诚意正气,教化与陶冶,家教、家训。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独特的历史被中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用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也置诸高阁。???? 一、 人格教育的界定。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日本,早在1969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就提出:“现在是朝向21世纪,是全面改革日本教育的时候了。”由此拉开了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序幕。日本这次改革持续了20多年。20多年围绕一个主题,就是走出“荒废”,实现“赶超型教育”向“成熟型教育”的转轨,实现“学历教育”向“人格教育”的转轨。今天,日本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   新加坡,历来以重视智商指数教育而著称于世,前年秋天,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岛国在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数、理、化竞赛中独占鳌头,甚至超过教育发达的日本和德国。但据1988年至1994年新加坡某国立医院对抢救的100名不满18岁的自杀未遂者调查,因学校的原因而企图自杀者占22%,居第二位。而选择自杀的时间多在期末考试前。前年底,吴作栋总理呼吁国民,从重视智商教育中摆脱出来,重视情操教育。他要求在新加坡建立一个关心他人、思想崇高的社会,国立新加坡大学从前年开始实施“重视情操教育的才能开发计划”。   美国,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把品格教育作为刻不容缓的教育大计。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他的第一任期内的教改计划中就提出:“要培养有责任感的一代。”参议院议长金里奇在去年一次关于教育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有12岁的孩子卖毒品,14岁的孩子怀孕,16岁的孩子杀16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承认撒谎、欺骗和盗窃行为的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为此,他提出: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品格教育。   德国,今天也正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最近出版的《德国教育面临挑战》一书告诉我们:“德国教育改革一个重要范畴是,学校不只传播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改革教育方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自主思考和求得解决办法的能力。”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发挥主动性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命令接受者”。   如今“健康”这个概念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早在80年代就提出,“健康”不是仅指没有躯体上的疾病或缺残,而是也指生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   以上所述,实际上是一个人格教育问题,即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格问题已经成了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 、人格教育充分反映了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 1.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认为教育应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教育,即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系统,也要内化个体的 心理因素,发展其非认知系统,并且认为认知系统只有在健全的人格控制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育目的就是 要使两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从而使人与自然、与社会达到和谐的统一。 ??? 2.对教育对象的认识 把教育对象看成是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被动的认知体和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的工具 。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力,尊重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 3.对教育功能的认识 教育具有内化作用,它能调节与内化个体的心理因素。教育的一切最终要通过受教 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觉省、自我调节来实现。 ??? 现代社会中的人格教育主要包括: ??? 认知教育 除基础知识、基本学习能力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认识自 己的需要、能力、思维方式的能力。 ??? 情感教育 使学生懂得情感变化的一般规律,并能认识自身的情感变化特点,适当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防止过激情绪出现,使自己经常保持在快乐情绪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意识教育 应对学生进行科技意识、环境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等现代意识教育,交通安全意识、法规意识 等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能了解社会、面向未来,与社会能达到高度和谐发展。 ??? 道德精神教育 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教育,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不断奋斗、敢于 创新的精神,勇于接受挑战的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imulan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