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兴市xx高级中学高三年级12月月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的电子商城、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回答24-25题
1.在右图这一购物流程中
A.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C.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D.货币执行了转账结算的职能A点到B点,甲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③从B点到D点,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
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购买者可能会持币待购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2012年12月1日,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了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市场乱象丛生。对此,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我国首部《旅游法》。这说明
①生活水平在提高,恩格尔系数在增大 ②法律手段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着导向作用 ④市场存在弊端,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6.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曰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时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7.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B就业是民生之本,C.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国内楼市“限”价、“限”购;汽车“限”号“限”行;电视“限”播“限”娱“限”广;国外“限”制政府预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告诉我们
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15.在“神十”的空中课堂上,宇航员把在地球上司空见怪的物理现象和经过验证的物理实
验摆到了失重的太空中进行演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出现地面上难以见到的
景观,让人大开眼界。这生动的一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 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B. 实践的目的是获得正确的认识
C.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个真理 D.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16.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
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
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 ( )
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④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B.③④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哈弗福德学院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名校进行交换.doc
- 响水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方案.doc
- 哥伦比亚英语(国际)幼儿园.doc
- 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doc
- 响河峡水库项目地质建议书报告(修改).docx
- 哲学2012广东模拟题单元2.doc
- 响水县小型汽车台帐.doc
- 哲学模块限时训练三、四、五.doc
-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
- 唐山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