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和田县吐沙拉乡地毯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
关键字:
正文:
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人们所垂青。追溯历史,最早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是在1959年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古精绝国故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地毯残片,经研究东汉时期就开始生产地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后经过考古学家不断地考古与挖掘,地毯原始的制作工艺及原貌渐渐的清晰、完整。东汉永元年间班超出使西域,他哥哥班固曾写信让班超以丝绸三百匹来换取西域地毯,使它不仅具有长远的历史,而且在国内享有了很高的声誉。
1949年我国成立后,在和田县吐沙拉乡这项民族传统的产业一直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始终沿袭着家庭小作坊的古老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政府的帮助和市场的日益扩大的需求,生产规模和制作工艺才开始发生了改良。首先在规模上,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艺的投资,在和田县吐沙拉乡建造地毯手工艺学校,制定出口战略;在工艺上,采用了酸性媒介染料和蒸汽染色声染工艺,丰富了染色毛纱的种类,能染出400多种不同色彩,使地毯图案设色更加绚丽多彩,协调明快,能适应不同客商的爱好,被多个国家称为“东方式地毯”,热销美、英、德、法、日本、意大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市场经济兴起,已发展大农业为主的多元化农村经济成分不断开发利用,对农牧民群众的发展毛革业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 年代,由于普通农副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经济效益低,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首要。通过积极探索研究,发掘本土内在的优势,确立了以稳粮增棉为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民族工艺地毯的发展思路 。
一、和田吐沙拉乡民族工艺地毯产业的基本概况
和田吐沙拉乡民族工艺地毯的历史
自古以来就有“地毯之乡”美称的地吐沙拉乡,在世界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人们称他为卡其地毯。
1、文献记载:
战国时期《逸周书》、《禹贡》,汉代《汉书》、《三辅黄图》三国时期《异物志》,唐代《一切经音义》、《大唐西域记》,宋代《广韻》、《元史》,明代《正韻》等书对两千多年前新疆传统地毯发展的历史沿革作了记载。据东汉时期文献记载,居住在西域的人们织出了与地毯组织相类似的毛织毯,他们把这种织物称为罽,褐,氍毹(音 qu shu)、毛席、毛褥等,它可能就是聚居在西部地区的羌、氏、小月氏以及塔里木盆地民族称谓地毯的词语或方音。到了元代、清代,地毯业进入全盛时期,新疆传统地毯已开始向欧洲出口。
(2) 和田县吐沙拉乡基本地理情况
吐沙拉乡位于和田县南面,距市城区3公里,地处城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城郊经济和民族工艺地毯业的优势。全乡共辖19个行政村,2个农场,1个牧场,168个村民小组,共户数8211户,人口40152,其中农业人口37964人,总面积62000亩(包括新开荒地10000亩),起重工耕地面积51080亩,人均占有耕地约1.4亩。
201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641.51万元,年人均纯收入891.38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20.38元,增长13.5%,仅地毯一项人均收入205.4元,占人均收入的23%。粮食收入人均113.51元,占总额12.7%,棉花120元占11.4%,蚕桑18.5元,占总收入的2.1%,畜牧业83.82元,占9.4%,园艺业(包括瓜果蔬菜,庭院经济)671.2元占8%,加工、交通、运输建筑122.7元占13.7%,商业饮食服务业105.05元占11.79%,其他69.2元占7.76%。第一产业占43.6%,二三产业56.4 %。
改革开放后吐沙拉乡的在政府推动下的历发展
21世纪初期和田市政府根据城乡结合发展,综合本土特色产业的优势,针对农副产品市场不景气,经济效益低,农牧民增收难得问题,积极展开调查研究,把发展乡村经济的目标定在了以地毯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上,尤其是该项发展民族手工艺地毯前景十分广阔、优势突出。
首先吐沙拉乡是和田地毯的发祥地,该乡的卡其村最为著名,在世界的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人们常称为卡其地毯,具备优越的国内外营销市场。其次,发展地毯相对其他产业投入少,见效快,农户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编织地毯,做到双管齐下,全乡有45%的农民具有编织地毯技术,76%的农户具备织毯设备。此外,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扩大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最后,织毯毛线自产119.16吨的基础上,其余的全部地毯羊毛市场。
2012年地毯发展状况:全乡农户7958户,从事织毯的农户3700户,占总户数的46.5%,织地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件 第一章 旅行社概述.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法练习题精选47.doc VIP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电子版教学课本(2025年秋-新教材版本).docx
- 【精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2014版).pdf VIP
- 3500个常用汉字整理完整.doc VIP
- 农村狗狗交配的全过程,让你看了有点不可置信.pdf VIP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课件14.ppt VIP
- 8.2 掌握自驾游计调业务 课件《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申银万国行业分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