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学会“知人论世”。
2、品味语言,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学习难点】
1、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2、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情调感伤,凄婉哀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写作背景】
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品读提示】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听读思考】
1 .你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什么?找出词眼和直接抒情的句子。
2.为了写“愁”,为了表达这种愁苦凄凉悲戚,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加以分析,并举出古诗词中含有这一意象的句子。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直接抒情的句子:
词中的主要意象:
2意象探究:
(1)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说是“淡酒”?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结论:酒是的象征
(2)秋风:“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结论:秋风
(3)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
——《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雁象征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是什么花?象征了什么?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
(5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再看这一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结论:梧桐是的象征,雨是的象征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营造的意境:哀婉、凄凉、愁苦、怅惘
【再读思考,体会艺术手法总结词的鉴赏方法】
1、统观全文,词人是如何表现“愁”的?谈谈你的认识。
()直接抒情。
开头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