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doc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姓名:张家俊 作者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民政局 通讯地址:赤峰市巴林左旗党政综合楼104室 联系电话:0476-7861401 电子邮箱:3194026@163.com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3%,占全球老年人口21.4%,居世界首位。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近突破2亿,这预示着我国已经提前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并达到了高峰期。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各级政府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从当前农村养老形势和现状出发,详细阐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特点以及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这一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如政治条件不成熟、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观念阻碍、技术支持缺乏......等等,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政府与个人三级联动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社会养老当前形势和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空壳”化、“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生活贫困化问题、养老隐性问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日益凸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数据统计,全区有150多万农村老年人口中约有30%是贫困、独居老人。农村留守、空巢、独居老人逐年的增加,子女在外务工、经商尽不到赡养义务,许多老人家庭贫苦、生活条件困难、居住条件简陋、子女无暇照料、老年生活孤独、精神慰籍缺失,而此时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办养老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据有关媒体报道,很多公办养老院,却出现了“无人入住”、“无法入住”或的入住率较低的现象,调查发现:很多老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去敬老院,绝大部分是中国的养老观念在作怪,“宁可在家养老、也不愿去养老院”,人们思想里还残留着“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养老院”的传统;有的是要守祖业;有的觉得人要落地归根,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有的始终认为在敬老院受约束,没有自由;还有的五保老人不进敬老院更是有说不出的苦衷,乡镇干部透露,这些人的亲属为了得到国家每年给老人的一份五保金,借口说“你去了,外人会骂我们不管你、没良心”等,从而达到阻止老人去敬老院、养老院的目的。在这样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缺位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养老的新模式,解决好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因此,寻找一条能够改变当前农村养老现状的新模式,这就是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和特点 互助养老是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群众之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这种模式是“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集中居住”就是通过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建设或改造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主要接收五保户和“空壳村”、“老龄村”以及失去生存条件的自然村的老年人。“分户生活” 就是让入院的老人们单独分户居住,分灶饮食、蔬菜自给自足,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统一管理” 就是互助养老幸福院由政府出资建设,为集体财产;村委会统一管理、维护,统一提供服务;老年人无偿居住,子女没有继承权。“互帮互助”就是在互助养老幸福院不设专职服务人员,由互助养老幸福院协调安排老人们结对互助,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彼此相互帮助,共同生活。这一模式实现了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进院不离家、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离户不离土;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主要解决了子女在外务工、经济的来源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而就近居住的方式更是解决了老人故土难离情结,这一模式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又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基本保障,从而对稳定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这种互助养老模式的特点是:一、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社会力量的经济支持保证了这种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的正常运转,老人们只需自带米面油就可以生活,每位老人每月花销不足百元,跟居家差不多,所以能够深受农村老人的认同与欢迎。二、入住老人互助服务,自我管理,不需要服务人员。三、这种模式给老年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安度晚年的自由空间,老人们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的同时,子女也少了因为把老人送敬老院而被议论的顾虑,从而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减少老人与子女因琐碎小事产生的摩擦和纠纷,降低子女不孝、婆媳不和等不和谐因素,直接推动民风改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四、这种模式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