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专题调研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灌阳县交通运输局 唐 敏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交通运输保障;如何建设一个以县城为中心,干线道及县乡公路为依托,村级公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是摆在我们当代交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国家政策 2003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自此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充分重视,加快了建设步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大热潮,风雨兼程,历时近十载,成绩喜人,效果明显;大致推进趋是从北方平原地带向南方山地丘陵地带发展,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边远地区推进的一个过程。 ——地域分析 灌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边远山区县,毛泽东诗词《长征》笔下的“五岭逶迤腾细浪”正是我县辖区内的都庞岭,险峻的都庞岭绵延起伏不断,28万灌阳人民散居于东边的都庞岭,西面的海洋山之间的峡谷间、河床上;底子薄、欠发达、起步晚、交通闭塞,全县唯一一条出境通道201省道由南向北贯穿全县。 ——近年农村公路建设盘点 “十五”末,全县农村公路里程539.22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铺装或简易铺装路面仅有11公里,占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04%。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大热潮中,我县农村公路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经历了一个起步晚、推进慢的过程;五年时间,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8公里,其中2007年完成8.1公里,2009年完成4公里,2010年完成5.9公里。 “十二五”期间,全县迎来了农村公路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的春天,2011年,全年完成农村公路硬化建设项目7个,建设里程36.2公里,总投资1648万元,是整个“十一五”期间建设总里程的2.01倍;2012年,乘着2011年农村公路硬化项目建设的强势,我县农村公路硬化项目建设提出了“大建设、大发展、快发展”的口号,共向上争取农村公路硬化建设项目21个,建设里程72.1公里,总投资达3870.83万元;计划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在全县138个行政村中建成通村水泥路117条,实现通村率85%的目标。 ——山区农村公路建设难点分析 一、地域差异 从地形、地貌上分析,与中原、北方平原地带相比,南方岭南山区通村公路具有路窄、弯多、坡陡、技术标准低、抗灾能力弱、危险路段多、造价高等特点,每每一条路修下来,劈山开道是常事,本来直线距离很短的一条路,硬是要盘山绕弯才能到达,造成建设成本居高不下的地形地貌劣势;从经济实力上分析,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起步晚、底子薄、欠发达,地方配套资金和沿线受益群众自筹资金难以跟进,造成农村公路建设推进速度上的经济劣势。 二、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在思想意识上的相对落后 1、边远山区贫困县,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多。群众对家乡修路,改变交通落后局面的意识不够。 2、群众在架桥修路问题上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路等着国家来修,要走上好路靠政府政策关照,道路维修养护资金向政府要等。 3、大局意识不强,支持配合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够,每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争取下来,列入建设议程后,就会遇到征地拆迁难、纠纷多、强买强卖、阻工等诸多问题,拉长项目建设工期,影响整体项目建设的推进。 ——探索边远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新路子 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底子薄、欠发达是目前我县的实际县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怎样立足实情,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贡献,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扶助对边远山区的倾斜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应面向“边远山区、老区、贫困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条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上项目,早上项目,加快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速度,同时寻求建设资金的大力扶助,缩短与发达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差距。 二、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 农村公路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资金主要是由中央补助、自治区补助、地方自筹和市县乡村自筹四部分资金组成,以前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害怕多上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项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工程项目搞下来,地方自筹资金和市县乡村自筹资金跟不上,只有中央补助、自治区补助两部分资金,项目完工后就出现资金缺口,缺口资金由交通部门自己埋单,做事不算,还要赔钱,哪来的积极性。针对这种局面,2011年,灌阳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出台了“十二五”期间《灌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将农村公路建设地方配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dujiji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