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指出本表的不足之处,并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施调查活动:让同学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如实填写。 ④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2)结果分析 ①在家庭调查中可依据__________和调查数据判断显 隐性。 ②调查结论如与权威数字相差很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遗传病的调查一般先确定调查目的、性状等;再制订科学的调查计划,调查人群基数要大,要随机、真实,数据统计表要合乎要求;调查结束后要统计数据,得出结论。 【答案】 (1)①C 该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②“自己”一栏,应要求填写性别 ④整理、分析统计结果 (2)①性状分离现象 ②调查的群体太小、取样不随机、表格填写不真实、统计出错等(任写出合理的两项即可) 强化训练 (2013·杭州模拟)甲病是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设基因为B、b)。表一、表二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病调查的结果记录。请分析回答: 表一 学生 表现型 2010届 2011届 2012届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正常(个)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甲病(个) 8 0 1 3 1 6 表二 (1)分析表一数据,可反映出甲病遗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依据表二调查的各项,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的目的是希望了解甲病的________.表二家庭类型二中儿子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来自于________(填“父亲”、“母亲”). 类型 表 现型 家庭类型一 家庭类型二 家庭类型三 父 母 儿 女 父 母 儿 女 父 母 儿 女 正常(个) 74 74 77 82 0 4 7 6 2 0 0 3 甲病(个) 0 0 3 0 4 0 2 1 0 2 3 0 (3)请写出表二家庭类型三的遗传图解。 (4)若家庭类型二中患甲病的女儿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了一个患乙病(设基因为E、e)的女儿。则该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 (5)下图表示某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 图中Ⅰ过程需要________酶参与,完成Ⅱ过程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a、b彻底水解的产物与c、d彻底水解的产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表格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2)表二调查了很多户家庭的父母和儿女的表现型,通过大量统计上下代的表现型推知该遗传病遗传方式,根据表二的调查可以看出,家庭类型一,双亲都正常生下了患病的儿子,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再根据家庭类型二,患病女儿的父亲都患病,家庭类型三,患病母亲的儿子都患病,推测甲病最可能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那么家庭类型二中儿子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来自于母亲。 (3)遗传图解书写时注意:基因型、表现型、各种交配符号、子代比例等。(4)双亲正常,生下患乙病的女儿,说明双亲的乙病基因型为Ee,而该男性没有甲病,所以其基因型为EeXBY。(5) Ⅰ过程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Ⅱ过程为翻译过程,需要转运RNA来运输氨基酸。a、b是DNA,c、d是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中,a、b中特有的是脱氧核糖、胸腺嘧啶,c、d中特有的是核糖、尿嘧啶。 答案:(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遗传方式  母亲 (4)EeXBY  (5)RNA聚合酶 转运RNA a、b中含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c、d中含有核糖、尿嘧啶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单元综合提升 重点题型归纳——遗传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 [典例]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为____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F2所得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在遗传学上把控制相同性状的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单体与正常个体之间,差别极其

文档评论(0)

aqlsxc66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