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翁卷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喜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中文名:
翁卷
别名:
灵舒
国籍:
宋(今中国)
出生地:
永嘉(今浙江温州乐清市淡溪)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不详
职业:
南宋诗人
主要成就:
永嘉四灵之一
代表作品:
《永嘉诗人祠堂丛刻》
字:
续古
人物简介
翁卷
翁卷,宋代人,字续古,一字灵舒。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淡溪镇埭头村人);一生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等被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的年纪最大。 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只是以布衣终身。
??翁卷
宋代著名学者、诗人刘克庄批评四灵说:永嘉诗人极力驰骤,才望见贾岛、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对翁卷却另有评价,他在《赠翁卷》中说: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极少数古体诗,如《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酬友人》等,酷肖《文选》中的汉魏五言诗,但缺乏个人特色。更多的还是近体诗。七绝中有几首颇为灵秀,如《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火,忽于水底见青山。《乡村四月》一首更为人所熟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颇有清新淡远的意趣。
文学成就
翁卷以其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给后人留下一份难得的精神文化遗产,也为他自己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南宋获得了一丝丝生存的精神慰藉。
年代背景
翁卷生活的时代,正是风靡一世的江西诗派已渐趋末流之时。江西诗派那种“以资书以为诗”、拼凑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风,正是温州翁卷等四位诗人所深为不满的。翁卷他们从晚唐诗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贾岛、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工夫“因狭出奇”。这大约是翁卷等人及后来的江湖派在唐以后,自感才力薄弱而又欲有所建树的诗人的共同想法,也是翁卷等 “永嘉四灵”的诗歌在当时诗坛被推重的一个原因。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准则和目标。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十分真切。他的《东阳路旁蚕妇》诗,虽短短七言,却把蚕妇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写得入木三分: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可以联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来,蚕妇和卖炭翁都是古代社会真正的劳动人民,几千年封建社会,能为劳动人民而歌的诗人毕竟不多。
他的山水诗,既继承了晚唐细腻精致的风格,又蕴含有宋诗理性化特点,如:
《野望》 《山雨》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一夜满林霜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诗作情感
翁卷写诗,有很大程度作为其自己陶冶性情的工具,他的很多作品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感受。《苇碧轩诗集》大部分为流连光景、吟咏田园生活、抒写羁旅情思以及应酬唱和之作。乐清是海边之地,宋代开始,围塘筑田是农耕的主要事务。塘田不能种植谷物之前,苇草是最常见的植物,它并不高贵,是“布衣”族,只要有点土,就能随意生长。诗人每天清晨一打开门窗,映入眼帘的便是苇芦丛丛,依栏凭轩,谁说这不是人生美丽的光景?我想,也许《苇碧轩集》就是这样得名而来的。有人说“永嘉四灵”的诗作社会意义不大,宫廷内外,朝廷上下,早已被北宋酿成的积弱积贫的苦酒所麻醉,缺乏深广的内容和时代风云,但翁卷所处的时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也只是志士们苦吟的梦境,这一时期诗人能在战乱后短暂的苟活中,吟唱出这个早已腐朽的朝代一缕缕生存气息,是难能可贵的。这固然是诗人生活经历、思想情志和处世态度所致,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使然。当光宗、宁宗朝,宋、金在军事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边事稍息,统治集团更加苟安于现状,再也无锐志恢复中原。士大夫沉湎诗酒,歌舞升平,像陆游那样的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的战斗篇章在诗坛上几乎销声匿迹。这种萎靡的社会风气下,怎能产生雄劲刚健的诗词?
不过,翁卷对世事并没有忘怀。他在宋、金对峙的江淮战区做过幕僚,熟悉宋金用兵的情况,对宋
小朝廷偏
翁卷诗歌
安江左,抱残守缺,不图恢复大业深感失望:“兴兵又罢兵,策士耻无名。闲见秋风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