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苯磺酸光致产酸剂的合成.docVIP

 一种新型苯磺酸光致产酸剂的合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摘 要: 2 引言 2 1实验部分 3 1.1仪器与试剂 3 1.2试验方法 3 2结果与讨论 4 2.1反应历程 4 2.2粗产品产率 4 2.3 红外特征吸收光谱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一种新型苯磺酸酯类光致产酸剂的合成 摘 要:本文自主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苯磺酸酯类光致产酸剂。利用1-萘酚与苯磺酰氯在吡啶条件下,合成一种新型苯磺酸酯。最后通过IR的方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确认以及性能表征。 关键词:苯磺酸酯类; 光致产酸剂; 1-萘酚; 苯磺酰氯 Synthesis of a novel benzene sulfonic acid ester photoacid generator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dependently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new sulfonic acid esters light-induced production of acid. 1 - naphthol and benzene sulfonyl chloride in pyridin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ynthesis of a new sulfonic acid ester. Finally, the IR method for confi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ynthetic compounds. Key words : sulfonic acid esters; light-induced production of acid; 1 - naphthol; benzene sulfonyl chloride 引言 光致产酸剂又称为光产酸剂(photoacid generator,PAG)是指在紫外可见光、X射线、电子束、离子束等适当光照射下的光作用下,能产生酸的化合物。此酸能够作为催化剂使光照区域发生酸解反应,从而使曝光区域和非曝光区域有很大的溶解性差异,可以通过显影得到所需要的图像。 1983年由IBM公司的Ito等提出的化学增幅(Chemically Amplified,CA)光致产酸剂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感光成像体系,因为光产酸剂体系具有很好的化学增幅效应、较高的成像灵敏度和记录精度。提到光产酸剂最容易想到的一种用途就是应用到光刻胶领域中,光刻胶作为集成电路中的一种关键性材料而被人熟知,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光刻胶中使用的感光物质有双膜树脂自身、双叠氮化合物、重氮萘醌化合物和本文要合成的光致产酸剂,光刻工艺也经历了从G线(436 nm)光刻,I线(365 nm) 光刻,到深紫外248 nm及193nm再到超紫外技术(EUV)和电子束直写技术(EBOW)的发展历程。感光物质的发展推动着光刻工艺的发展,对感光物质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领域。 光产酸剂的主要种类有重氮盐、鎓盐、磺酸酯以及有机多卤化合物。由于磺酸毒性小,酸强度、酸扩散度适当,挥发性小,所以在光刻胶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光产酸剂是能够产生磺酸的光产酸剂,如硫鎓盐、磺酸酯类等。磺酸酯类光产酸剂又能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结构上的剪裁,而应用于正性和负性的抗蚀剂体系中,应用范围有很大拓宽。本文自主设计合成了一种苯磺酸酯类光产酸剂,并通过IR进行性能表征。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红外分光光度计(WQF-510)、KBr压片、电子分析天平、磁力搅拌器、250ml烧杯、100 ml烧杯、50 ml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等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1-萘酚、苯磺酰氯、吡啶、无水乙醇、氯仿、水、 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1.2试验方法 用电子天平称量2.88g 1-萘酚粉末,以50mL烧杯为容器称量3.53g苯磺酰氯溶液,将称量好的1-萘酚粉末转移到盛有苯磺酰氯中的烧杯中。用50mL量筒量取20mL无水乙醇加入反应烧杯中,磁力搅拌3小时,在搅拌开始时、搅拌半小时、搅拌1小时的时候分别一次性加入4mL吡啶试剂。搅拌完成后,向溶液中加蒸馏水,直至有大量白色絮状物质生成,冰浴30min。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产物,再用大量蒸馏水水洗产物,然后用分液漏斗重复分离产物,用干燥剂CaCl2干燥反应产物,用电子天平称重产品重量,得到产品5.14g。 2结果与讨论 2.1反应历程 本实验利用1-萘酚与苯磺酰氯经无水乙醇溶解后,在吡啶提供的碱性环境和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合成一种苯磺酸脂类光致产酸剂,此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2粗产品产率 粗产品经过粗提纯后得到产品质量为5.1402g, 理论产量为:(2.88g/144)×284=5.68g 产率η=5.1402g/5.6

文档评论(0)

tao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