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精品教学设计苏教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精品教学设计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象的能力。 3.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端午的习俗、赛龙船的精彩场面描写。 2.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有条理的写好一个场面。 【课时安排】二课时 【预习导学】 先标出小节序号,然后自读课文一遍,遇到生字词要借助工具书或注解理解(音形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 )酒 峒( ) 戍( )军 泅( )水 擂( )鼓 桨( )手 鹳( ) 呐( )喊 2.辨字。 戍(shù) 戌(xū) 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 干燥 急躁 噪音 洗澡 早操 挟持 狭窄 侠女 3.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湖南凤凰人,   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   。散文集 。 4.理清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5.再朗读一遍课文,试着填写。 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端午日展开,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吗?(春节、端午、中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可见,在民间端午节习俗多,场面热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作者是沈从文,看一看湘西地区的端午节是怎样的。 二、走近作者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至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的代表作是《边城》,我们学的此文就节选于《边城》。 三、写作背景 《边城》以川、湘边境的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撑船的老人和她的外孙女的生活,以及外孙女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沈从文曾说:“笔下涉及社会面虽比较广阔,最亲切最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县份乡村人事。这地方的人民爱恶哀乐,生活感情的式样,都各有鲜明的特征。”《边城》的地方色彩是极鲜明的,时代投影却是不易捉摸的,仿佛作者只叙述了一个故事,只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四、交流反馈 先检查预习作业,然后进入新课的学习。 大家知道端午节我们这里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明确:吃粽子、挂钟馗像、悬艾草、喝雄黄酒。 (利用电脑、背投放映“端午日习俗”的影片。〕 2.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一下湘西的人们在端午这天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 明确:用雄黄蘸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穿新衣、吃鱼吃肉;划龙船竞赛;追赶放下水的鸭子。 3.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相关标志性词语。 明确: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时间顺序) 快速跳读课文,找出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最能概括端午节这一天湖南人民举行的活动? 明确:课文的第三小节“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的竞赛,直到天明方能完事”。 5.一共写了几项活动? 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概括一下。 明确:船船竞赛或赛船比赛或龙舟竞赛。赛龙舟。 (环节解析:通过第三小节,可以拎动对全文的结构把握。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读语文课文的方法,我们把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