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区,据1990年人口统计有4806849人。使用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3种方言。现在使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的,后经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已经规范化的蒙古文。
一、蒙古族的历史
1、蒙古族的历史
“蒙古”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源自于山名,意思是“银”;有的说是源自于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意为“孱弱”和“纯朴”的意思;有的说是因“剿定诸国故曰蒙,取居中取外之义故曰古”;有的说是“永恒的河”,或“长生(或永恒)的部族之意”;有的说是“以蒙部为总中心的永恒天族”;有的说是“勇捍无畏”的意思等等。
蒙古族的族源有东胡说、突厥说、匈奴说、吐蕃说、白狄说。各种说法虽各有依据,但笔者认为以王锺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一书所主张的东胡说最有说服力。该书认为:(一)据有关学者研究,东胡后裔诸族语言,与蒙古语有共同的祖源;(二)从历史事实看,有较可靠的文献依据;(三)另据研究证实,“蒙古”一词源于唐代史籍上的“蒙兀室韦”或“蒙瓦”。“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蒙兀室韦”是室韦人的一部,属鲜卑人的后裔。居住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深山密林之中,以狩猎为生。约于公元8世纪向西逐步发展到斡难河(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一带,以游牧狩猎为业。在经济上与契丹、女真、畏兀儿等进行交换;在政治上与辽有聘使往来,并接受辽的封号。金人灭辽,蒙古族的多数部落又臣属于辽,但其势力已不断强大,与金往来的同时,也与金进行战争,并曾一度迫使金割地议和。合不勒罕时统一部众,逐渐成为蒙古诸部的强部之一,开始拥有“汗”号。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相继打败札答兰,泰亦赤儿、蔑儿乞、踏踏儿、斡亦刺、克烈、乃蛮等部落,统一大漠南北,建立蒙古汗国,形成统一的民族整体。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南俄。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的统治,残余力量退居漠北。此后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实行割据,互相争斗,给蒙古族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636年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改国号为清,漠南蒙古16部奉清为共主,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青海等地的额鲁特蒙古也先后向清朝称臣纳供。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后,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自恃力量强大,乘清朝平定三潘之乱后需安抚南方之际,对喀尔喀及漠南蒙古用兵,直接威胁清朝后方,清朝倾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力,多次对准噶尔部用兵,终于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平定准噶尔部,将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近代以来,沙俄政府通过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在内外蒙古地区攫取了很多特权。1911年沙俄怂恿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王公贵族和上层喇嘛宣布“独立”;次年又策动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的某些上层分子,在泸滨(满洲里)建立所谓“自治政府”。外蒙古人民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进行革命,1921年成立人民革命政府,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俄国十月革命后日本乘机大肆侵略蒙古地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1937年又占据绥远、察哈尔等地。但蒙古族人民没有屈服,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汉族人民一道,在伊克昭盟和大青山等地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2、蒙古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1)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即元太祖。古代蒙古族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蒙古汗国的创立者。乞颜孛儿只斤氏人,名铁木真。
铁木真在其母亲诃额仑的教育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重情义、能伸曲、善谋略的人。有一次他遭到仇部三姓蔑儿乞人的袭击,仓惶逃入不儿罕山丛林。逃亡中,铁木真安排刚投奔他不久的朋友和母亲、弟妹们先骑马逃走,结果新婚不久的妻子却无马可骑,只能坐牛车出逃。铁木真此举令部下感动并为之效忠。但铁木真始终觉得此事愧对发妻,尽管他的妻子被人抢去后配与蔑儿乞人成婚,名为成吉思汗长子的的术赤也显然是她与蔑儿乞人所生,但他终生敬重发妻,对术赤也视如己出。成吉思汗之所以从一个家境贫寒的丧父孤儿成为威震世界的“一代天骄”,是与他重情重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分不开的。
成吉思汗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这从他与克烈部王罕的斗争中可以略见一斑。铁木真巧妙地凭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