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钟站主体基坑监测方案(按第三方修改).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 1.1 基本情况 1 1.2 相关单位 2 1.3 周边环境 3 1.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3 1.5 风险工程概况 5 1.6 监测重点 5 2 监测目的 5 3 编制依据 6 4 监测方案 7 4.1 监测内容及项目 7 4.2 监测频率及周期 8 4.3 基准网布设及测量 10 4.4 监测点的布设、保护及监测方法 13 4.5 现场巡视 25 5 监测成果报告 27 5.1 日报 27 5.2 预警快报 27 5.3 周(月)报的内容 27 5.4 总结报告的内容 28 6 现场监测及巡视控制标准 28 6.1 现场监测控制标准 28 6.2 现场巡视警戒标准 29 7 监测信息反馈 32 7.1 安全情况下的信息反馈 33 7.2 预警状态下的信息反馈 35 8 质量保证措施 36 8.1 质量方针及目标 36 8.2 质量控制流程 37 8.3 质量保证分工及职责 37 8.4 各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37 9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38 9.1 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38 9.2 主要安全影响因素 38 9.3 测量作业安全保障措施 39 9.4 异常情况下的监测预案 41 10 项目组织机构、人员及仪器配置 42 10.1 项目组织机构 42 10.2 项目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42 10.3 拟投入监测仪器 44 11 补充说明 45 12 部分报表形式 45 附图: 1. 金钟河大街站主体基坑施工监测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2. 金钟河大街站主体基坑施工监测监测点剖面布置图 3. 金钟河大街站主体基坑地质纵断面图 工程概况 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 项目名称:金钟河大街站施工监测 工程位置: 车站位于天津市河北区金钟河大街与群芳路交叉口,现状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场用地为主。东西两侧多为建设用地、临时绿化带,其中群芳路位于交口的西段道路已实施,东段道路尚未辟通。车站平面位置见下图。 金钟河大街站总平面图 车站概况:金钟河大街站为三线换乘枢纽,5号线与6号线、Z2线“十”字换乘,其中5号线布置在群芳路下,为地下三层16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长206.4m;6号线、Z2线沿金钟河大街平行布置,同台换乘,其中Z2线居中,6号线走两侧,为地下二层4线双岛16M站台车站,车站长254.4m,Z2线站后设置折返、停车线。 基坑概况:6号线与Z2号线车站站台中心线处基坑深度约为17.79m,端头井基坑深度约为19.49m。基坑周长约625m,面积约13525 。 5号线车站站台中心线处基坑深度约为25.30m,端头井深度约为26.80m。基坑周长约480m,面积约5500。 围护结构:本工程6号线与Z2号线,围护结构采用0.8m厚地连墙,标准段地下墙墙深30m,插入比为0.76,为隔断层承压水,局部墙深31.5m,墙趾插入层。墙头井底下墙墙深32.5m,墙趾插入层,插入比为0.75。标准段设置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盾构井处设置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和一道钢支撑。 5号线围护结构采用1200mm后地下墙,标准段深44m,插入比为0.80,为隔断层承压水,局部墙深48m,墙趾插入层,墙头井底下墙墙深46m,插入比为0.77,墙趾插入层,为隔断层承压水,局部隔断51m,墙趾插入层。设置三道钢筋混凝土板撑和一道钢筋砼支撑。 施工方法:6号线与Z2号线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5号线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安全等级:一级。 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监理单位:天津国际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工程地质 场地地势较平坦,根据勘察资料,该场地埋深55.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9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18个亚层。车站工程涉及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Qml)、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Q3dmc)。基坑底部大部分位于⑧2-1粉土层中,只有车站两端盾构井处基坑底部位于⑨1粉质粘土层中。 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地基土的岩性分成、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场地埋深50.00m以上可划分为3个含水层: ⑴潜水含水层 主要指人工填土(Qml)、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及海相沉积层(Q42m)均视为潜水含水层。含水介质颗粒较细,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十分缓慢。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人工开采和向下部承压水 ⑵第一承压含水层 下组陆相冲积层粉土、粉砂(地层编号⑧2-1、⑧2-2)一般位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