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港五中高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2013-11-6)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Gdy
一、古诗文阅读(46分)
(一)默写(10分 每格1分)
1.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出下列语句的空白处。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 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8)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龚自珍
(9)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文天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15分 每题3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完成-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以:通“已”,已经
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借助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蒙受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B.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