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聚丙烯的三维弯管挤出吹塑.docVIP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三维弯管挤出吹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三维弯管挤出吹塑 唐宇航,黄汉雄”,黄耿群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塑料橡胶装备及智能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采用摄影技术研究了挤吹中型坯膨胀行为以及使用流变仪分别考察了聚丙烯(PP)、聚丙烯/短切玻纤(PP/SGF)的流变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PP基体中玻纤取向;通过“真空牵拉式三维吹塑设备”成型弯管,PP/SGF弯管比PP弯管在沿轴向方向和周向的壁厚更薄、更均匀。结果表明:PP经过玻纤增强后流变性能、型坯膨胀行为的改变及玻纤取向的方式,可使得其弯管壁厚更均匀。 关键词:三维吹塑;玻纤;流变;形态;壁厚 前言 对于三维弯管的生产,目前大多采用普通的挤出吹塑方法,这种成型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产生大量的飞边,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增加能耗。而三维吹塑可减少飞边,其主要原理是将型坯置于弯曲状模腔之内,然后通人压缩空气将型坯吹胀并冷却制品。三维吹塑方法可分“真空牵拉式”、“机头或模具运动式”和“机械手牵拉式”,其中“真空牵拉式”是在模具下端开口安置真空泵提供真空吸力,。将型坯牵拉入闭 合模具型腔后,再吹胀冷却成型。此方法因具有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势瓜易于实现[1-31,但“真空牵拉式”由于型坯受模腔弯曲程度、吸力牵拉和空气冷却的影响较大,造成所成型的弯管壁厚在沿型坯轴 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差别大。 采用玻纤增强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的重要措施[4-7]。rIKelen【8J发现增强玻纤能够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降低制品的收缩率以及减少翘曲。Bush等[9]9设计了一种改变挤出过程中玻 纤取向的特殊装置。 本文利用黄汉雄教授开发的“真空牵拉式三维吹塑设备”分别成型聚丙烯(PP)和聚丙烯/短切玻纤(PP/SGF)三维弯管并测量其壁厚,采用李炯城、黄汉雄设计的型坯在线检测系统【10J考察了型坯膨胀行为、使用流变仪测试了PP、PP/SGF的流变性能以及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玻纤形态和分布,并分析了PP/SGF型坯的膨胀比变小的原因以及提出改善弯管壁厚分布均匀性的方法。 1实验部分 1.1原材料与试剂 PP:J5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SGF:巨石集团有限公司,长度(3.0±1.0)mm;偶联剂:KH-550,广州君叶偶联剂有限公司。 1.2弯管的制备 玻纤经过KH.550表面处理后,与PP按一定质量比(30:70)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在温度230℃、载荷2.16 kg条件下测得到PP、PP/SGF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分别为2.70 g/lOmin、1.38 g/lOmin。 在相同的成型工艺条件下成型PP和PP/SGF三维弯管。挤出吹塑机从加料口到口模温度设置分别为160、200,220,225、230,230、225℃o 1.3型坯的膨胀比表征与测量 型坯膨胀行为呵用直径膨胀(BD)、壁厚膨胀(BT)和重量膨胀(BW)来表征,其求取可参考文献[9一11]。BD、BT与BW表达式分别如下:式(2)的型坯壁厚(H型坯)可按式(4)求取:(4)式中,Dpi和Dpi+1分别是圆台的上底外径与下底外径,即两相邻墨痕处的型坯直径,挤出流率Q,型坯密度ρp。,喷墨时间间隔△t,型坯上两墨痕之间的距离l。 1.4黏弹行为 利用Bolin Gmini200流变仪,在温度为230℃、剪切速率0.01-10S-1范围内测量PP、PP/SGF的剪切黏度;扫描频率O.001。100 s。的范围内测量动态流变性能。 1.5形态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玻纤的形态和分布。 1.6壁厚 纛蹦彩≤mr 颈180。) 五(o。) 135‘) z#o。) 45。) a一轴向方向b一周向方向 图I壁厚测量位置点示意图 飚I Positiom for measuring of wall thickness of curved duet 沿弯管的轴向方向取8个位置点Pi(i=1,2, ?,8),如图1a所示,其中5个点位于平直段,3个 位于弯曲段;在制品周向方向,测量位置如图1b所 示,每相隔45。取点弓(J=1,2,?, 2结果与讨论 2.1型坯膨胀 两种材料的膨胀比参数与离口模距离的关系如图2所示。从图2a可以看出,PP的沿挤出方向在1.7。2.3范围内变化,勘和毋在1.5—1.7范围内变化,三种膨胀都是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中间位置由于垂伸作用而产生颈缩现象;从图2b可以看出,PP/SGF的B形为0.75左右且变化小,其岛、B7沿挤出方向变化也小,其中Br只有0.6左右,壁厚膨胀小于口模间隙。从上述分析可知,与PP相比,在相同工艺条件下PP/SGF可以得到更薄且壁厚更均匀的制品。a一卯b—PP/SGF图2参数(B舻,Br,BD)魂2 Swell pm麓metem(昂,Br,%)2.2 Count

文档评论(0)

520pasou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