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 产品的排位
4.1.1.产品基准的选取
1).基准一般选取产品的对称中心、圆形的柱位和孔位、规则的凸台和凹坑等明显特征的中心。
2).若产品无明显规则的特征作基准,也可将产品四面分中取其中心作为基准。
3).高度方向应选取垂直于出模方向的产品平面作为基准。
4).产品基准到内模中心必须是整数。
4.1.2 产品排位
1). 产品排位时应以节约成本为原则。
2). 产品排位时应尽量避免行位和斜顶产生复合抽芯角度,减小模具加工的难度。
3). 一模多穴时,产品排位时应充分考虑保证塑胶流动顺畅和平衡性,并且进胶口都尽量位于产品的同一位置。
4). 一模多穴时,产品间距的校核。
4.2 内模的设计
4.2.1.内模的设计原则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成本.
4.2.2 内模强度
1). 一般情况下的强度数据,数据只考虑了强度,没有考虑螺丝、运水、顶针、内模大小等。
2). 当产品有下列情况出现时,产品到内模边的距离可适当减小.
①产品中间部位存在有大面积的碰穿位,胶位对前模的冲击力小.所以胶位面到内模顶的距离可适当减小.
②当产品整体比较平坦,只有局部有小面积凸台.
③当产品的截面形状大部分为圆弧,直身面较小
产品截面形状大部分为圆弧形,注射压力呈圆弧形分散
产品由中间到两端逐渐变细,钢料所受的注射压力相应变小.
3). 当产品有下列情况出现时,产品到内模边的距离应适当增加.
①深腔型制品:制品的长、宽尺寸明显大于高度方向的尺寸,高度的尺寸达到150umm以上.
对于深腔型制品,一般前模采用原身留的形式,
若前模采用原身止口与后模互锁的结构形式,厚度可适当减薄.
②深桶型制品: 高度方向的尺寸达到150mm以上的圆柱形制品或者是长、宽方向尺寸明显
4)、内模淬火,产品到内模边、底的距离均应适当增加。
4.2.3 内模挤压块
1).为了配框的方便,有以下任一情况的,必须做挤压块。如果无法设计挤压块,需提出。
a.内模的长、宽尺寸≥350mm时.
b.内模框深≥150mm时.
c.内模高度太高,容易偏公时.
d.两块内模非平面拼合或多块内模拼合时.
e.产品插穿位多或产品夹线要求严格时。.
f.模胚加直身锁;
2).挤压块一般放在模胚非基准角的两边,放挤压块两侧的内模边与模框避空0.5。
3).平面方向挤压块的长度一般做到内模宽度的2/3。
4).高度方向,内模框深70时,挤压块深度和框深一样或接近,5°斜度;
内模框深100时,挤压块深度为框深的2/3,取3~5°斜度。
4.2.4 内模螺丝的布置
原则上前、后内模螺丝至少使用M10的螺丝,只有当内模尺寸很小时才可用M8;小镶件的螺丝最小可以使用M5。
4.3 内模分型面、枕位、插穿位、碰穿位的设计
4.3.1. 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
1).分型面应沿产品的外形拉伸,尽量避免线或点封胶.
如果沿产品外形拉伸会产生尖角,可采用以下的方法避免.
2).产品有较严格的外观要求,后模部分的胶位应比前模稍做小0.2~0.3mm.
3).若产品没有平面,必须设计平面方便后续加工.
4).圆轴中间分型时为防止错位影响装配,后模部分的胶位应比前模做小0.1mm.
5).分型面的选择必须考虑防止制品粘前模.
5).原则上内模的封胶位最小在5mm以上.对于大面积的分型面,留15~20mm封胶即可,其它部分避空.
6).在满足制品外观和装配的情况下,分型面尽量避免过多起伏,转折处尽量采用圆角过渡.
7).尽量避免模具出现尖角.
4.3.2. 内模枕位设计注意事项
1).在设计枕位时应充分考虑内模强度是否足够.
2).应尽量避免小端尺寸小于3mm的枕位设计,以免配模时断裂.
3).枕位的封胶位有10~15mm左右即可,其它部分避空.
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压液氧泵原理、结构及检修、结构及检修课件.pptx VIP
- 内蒙古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抗战胜利80周年党课:铭记历史担使命,砥砺奋进新征程(附文稿).pptx VIP
- 2025年基本医疗保险管理.pptx VIP
- 千岛湖汽车客运北站发车时刻表.doc VIP
- 跟动物学“智慧”..ppt VIP
- 理事会理事候选人会员代表推荐表.docx VIP
- 人民医院被服库采购、驻店及配送服务项目(2包:巾单辅料等被服类) 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VIP
- 环保行业管道直饮水行业解读与项目盈利性分析:自来水的消费升级.docx VIP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