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新)技巧.ppt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新)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措施:(1)严格掌握适应证。(2)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3)合理应用抗生素。(4)细致的手术操作,避免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术后充分的负压引流可减少和防止创伤反应和感染的发生。 (5)观察切口情况,尤其是肥胖者,如果切口红肿,可用酒精湿敷。以利于消炎、消肿;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有感染迹象及早处理。(6)敷料有渗血或渗液时,及时更换,保持切口干燥。(7)防止或及时治愈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皮肤的化脓性感染、扁桃腺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以防止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和炎症扩散而导致全身或局部感染。 三大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感染的几率由早期的10%~15%控制在目前的1%左右。感染多发生在术后早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为血源性感染 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较常见,国外文献报道,髋关节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35%。肺栓塞2%~16%。表现为肢体明显肿胀,严重者肢端坏死。如果移动肢体,可致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手术前后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手术人路等。 脱位 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较易发生,发生率为0.6%~7%,脱位原因与关节类型、手术人路途径、术后搬动不正确、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及病人自身条件有关。护理工作中应注意保持患者正确的体位。观察脱位的要点是:患肢疼痛剧烈,双下肢长度不同(患肢缩短),成过度外旋位。一旦发生脱位,应立即使患肢制动,并通知医生进一步处理。 预防的原则: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也可给予肢体按摩;低分子肝素钙可起到较好的预防血栓的作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患肢的感觉、色泽、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肿胀、肢端温度降低、皮肤发绀、疼痛加剧,应警惕栓塞的发生。如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康复指导 患者对于人工假体置换,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老年高危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要有顽强的意志,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就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 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幅度由小到大,量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先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一般术后6 h即可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被动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的机会。 14 d拆线,扶双拐出院。1.5~2个月后单拐行走,患肢部分负重。3个月后去掉拐杖,完全负重行走。训练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髋关节外展肌群的肌力训练,因为它对髋关节的负重行走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许多患者需要终生保持或增进关节功能。这就需要病人及其家属直接参与,协助病人康复。 术后第2 -3天,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防止肌肉萎缩。术后7 d,病人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足尖保持向前,防止髋内收、内旋。 术后床上功能锻炼:术后早期股四头 踝泵运动:逐步屈伸足踝部,伸 肌功能锻炼,将下腿伸直,收缩大腿 屈各坚持10秒钟,每小时做5分 肌肉,每次维持5-10秒,然后放松, 钟,术后6小时或肢体恢复感觉 逐渐增加活动度。直做到略感觉疲劳 后即可进行。 为止。 直退抬高动作:收缩大腿肌肉,下肢在床上 完全伸直,收缩肌肉的情况下,从床上把下 肢抬高几厘米,维持5-10秒,重复再做。 术后三天卧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 术后三天,可行外展动作,将患肢水平 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 缓慢滑向外侧,与人体轴线夹角约30- 不可内旋,每3-4次,每次10下,注意不可 40度即可。再缓慢收回。每天3-4次, 过度曲髋,运动由被加辅助再到完全主动练 每次10下 习过渡 术后第2周,可进行坐位到立位的训练,方法是:病人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使整个人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健腿先着地,随即患肢触地,双手扶拐,用健腿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站立,耐受后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健腿跟进,拐杖随后。 坐位: 坐位时,屈髋不能小于90度,身体禁止前倾,可稍向后仰,避免交叉腿和膝 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将术侧腿移到床下,防止术侧髋外旋 健侧腿顺势移动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 术后注意事项 坐起时身体不可弯曲超过90度 床上卧位时不交叉双腿 弯腰时不超过90度,不可弯腰拾物,系鞋带 起身时不可过度屈曲身体 年轻女患者术后康复回家避免穿高跟鞋 出院指导 .遵医嘱按疗程服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辅料干燥,出现异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