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报告.docVIP

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队别:研究生四队 姓名:郭涛 学号:152050 摘 要 从唐朝以来,我国与日本之间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系,中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如今,中国持续和平发展,日本日趋衰落,中日关系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战略相持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结果既取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质量提升,也取决于双方的战略选择与部署。日本的战略趋向具体表现为:全球战略收缩,东亚战略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深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防务部署和对外军 事合作。有鉴于此,面对日本的战略趋向,中国应善加应对,加强全球议程上的倡议和塑造能力,积极锤炼大国心态,确立更具针对性的东亚地区战略,以长远眼光处理中日关系。 本文通过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为时间基础,介绍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从而总结出日本军事战略思想中自古至今所传承的一些思想,以及介绍近几年日本的新军事变革及其国际秩序观。最后阐述其对我国的影响,并针对日本的一系列措施我国所应做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日本军事思想;日本国际秩序观;中国应对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1 日本军事思想的发展历史 1 1.1 日本的兵书《斗战经》 1 1.2 中日之间爆发的战争 2 2 日本的国际秩序观 4 3 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6 4 参考文献 8 日本军事思想的发展历史 日本的兵书《斗战经》 日本的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同日本的军事著作密不可分。而日本关于军事方面的著作中《斗战经》是对日本军事思想形成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斗战经》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其作者,据《斗战经》序中说,或曰太祖宰相维时卿作,或曰太宰师匡房卿书也,今不可考证日本平安时代中后期,是中国兵书,特别是《孙子兵法》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时代。《斗战经》一书就是日本兵学家深入研究中国兵书和日本传统兵学思想的结晶书中批判了当时在日本影响很大的《孙子兵法》的一些观点,指出要从日本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孙子兵法》,强调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突出宣传日本的民族精神。问世以后,深受日本民众欢迎,自幼至名,手不舍卷,广为流传。日本兵学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此书不在奇,不在正,不在权,与天地同于理,与阴阳合于化。”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一、提倡继承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本书特别强调日本要有自己的民族性,要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二、提出“武”是天地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是“先武后文”,本书十分重视“武”的作用,认为“武”乃是促进天地形成和发展的巨大动力。三、主张正攻战法,以“力”和“势”致胜。四、强调刚毅是战争中制胜的根本条件。本书认为,刚毅精神是日本民族的根本。五、揭示用兵规律和原则。本书根据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和战争经验,总结了用兵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用兵原则书虽然反映了日本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一些战争规律和作战原则,但对中国古代兵学名著的看法却是错误的,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和很大的片面性纵观中日历史,是战争与和平纠缠不休。历史上,中日曾经发生五次大规模战争,结果三胜两败。古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过三次白江口之战(胜)、蒙日战争(败)和万历援朝战争(胜)。近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过二次:甲午海战(败)和抗日战争(胜)。中日第一战白江口之战 公元660年,唐军跨海进军朝鲜半岛,联合新罗准备先灭百济,灭高丽,以雪唐太宗讨伐高丽战败之耻。百济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前往日本求援。得知消息的天智天皇为保护这个精心扶持的半岛跳板,倾其国力应援百济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上扩张势力的野心成为泡影,天智天皇不得不在战后与唐重新修好。大化革新也使国内全盘唐化。盛唐 中日第二战:元朝自唐朝以后,被注入了盛唐精气的日本在中国面前越来越自信了,而中国的朝廷相反却在日本人面前越来越没面子了。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蒙古帝国,1259年高丽投降,元朝遂于日本隔海相望。这时,与元朝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遍及两大洲,唯独日本不通友好元世祖忽必烈先后发动两次战争。此后的日本更加跋扈,在两国关系中开始更加主动的挑衅 中日第三战:明朝万历援朝战争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入侵朝鲜引起。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明朝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日本人却受益良多。 中日第四战:甲午战争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跻身列强,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中日第五战: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经历的时间最长终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告终。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日本的国际秩序观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努力学习西方走“富国强兵”之路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白人至上,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帝国体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