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3.ppt

  1. 1、本文档共2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生产概况 是一种以食菌柄为主的小型伞状菌 一、形态特征 灰白色、绒毛状 浓密、较细,略有爬壁现象 易形成粉孢子(粉孢子过多的菌株菇体质量差 ) 菌丝体成熟时转入雪白色, 并分泌深棕色液滴 (二)温度 低温型 一、品种 (二)主要品种 一、培养料的配制 主料摊薄 不需溶解的辅料 → 混匀后撒入主料 需溶解的辅料溶解 → 均匀拌入主料中 用清水拌至含水量 → 堆闷1~2h (二)分化期 二、食疗价值 第一节 概述 (四)湿度 第一节 概述 一、配制培养料 5、发料过程 翻堆 第一节 概述 一、生产概况 二、食疗价值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第三节 栽培品种与栽培期 第四节 栽培技术 覆土法 畦栽的 脱袋,间距3~5cm排菇畦中 覆土、浇水 直至表土后约3cm 袋栽的 揭去薄膜及报纸 均匀盖土约3cm厚 返回本节 覆土后 土壤湿润 光线暗 空气新 气温22~26℃ 空气湿度约80% 保持 约10天 土中布满菌丝 返回本节 (三)分化期 时机 土层中布满菌丝 措施 降温至18~20℃ 加大温差(5~10℃) 加强光照 加强通气 提高空气湿度至85%~90% 返回本节 (四)子实体生长期 注意 勿向菇体直接喷水(易变色) 勿形成闷湿环境 采收 菌盖有少许鳞片,尚紧包菌柄 菌环刚松动时扭收 温度约20℃ 光照较弱 空气新鲜 空气湿度约90% 措施 幼蕾期略低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五)间歇期 生物学效率:100~179kg鲜菇/100kg干料 清料面,平孔穴 喷2%石灰水 减少通风,盖膜养菌 间歇10~15天又出菇 采完两朝菇后喷施追肥 共收4~5潮菇 返回本节 (六)重防叉状炭角菌 子实体生长到中、后期 发生期 菌丝变细,发暗,衰竭,消失 菇蕾萎缩死亡,停止出菇 培养料逐渐黑腐 症状 防 培养料及覆土材料严格杀虫消毒 勿高温高湿通气差 10%甲醛浇灌病部 塑料袋将其罩严拔出,远处深埋 10%甲醛再浇灌挖除部位 填补新土壤 治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菌丝体、子实体) 2. 生活条件(营养、温度、酸碱度、光照、覆土) (二)栽培 袋栽、畦栽 本章主要内容 (三)管理措施 发菌期 覆土期 分化期 子实体生长期 间歇期 返回本节 一、作业题 1.鸡腿菇菌丝体与子实体有哪些主要特征? 2.鸡腿菇的生活条件有哪些特殊? 3.与双孢菇的生活条件有哪些相似之处? 4.覆土的时机是什么? 5.畦栽和袋栽法在覆土时有哪些不同? 6.间歇期是怎样管理的? 二、思考题、讨论题 1.子实体瘦小,菌柄硬,菌盖表面鳞片反卷,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若使发好菌丝的培养料推迟出菇, 该采取哪些措施? 返回本节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王波.图说鸡腿菇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2.叶家栋等.珍稀食用菌栽培.第12章.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张光亚.中国常见食用菌图签.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4.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20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5.潘崇环.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南.第16章.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中国食用菌[J].昆明:2005:1~6 7.中国食用菌技术 . 8.中国食用菌 返回本节 第11章 病虫害的防治 第一节 主要病虫害 一、竞争性杂菌及病害 (一)竞争性杂菌 (二)主要病害 (三)主要诱发条件 二、主要害虫 返回本章 一、竞争性杂菌及病害 (一)竞争性杂菌 主要侵染培养料 不直接侵染食用菌 多为腐生性杂菌 有些在外部形态和药物反应上 与食用菌类似 特点 返回本节 危害 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 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 菌丝萎缩 子实体变色、畸形或腐烂 培养料腐烂 导致 主要种类 ⑴非丝状杂菌 细菌:致病子实体;使料变粘、臭、腐烂 酵母:使料发酵,变酸变质。 返回本节 细菌三型 细菌污染 酵母菌 返回本节 ⑵丝状杂菌 共同特征 前期菌丝都近乎白色 孢子成熟后变呈各色 种类 木霉 食用菌的劲敌,后期呈墨绿色 初期 显微镜下 后期 返回本节 速生恶性菌,后期呈橘红、 橘黄或粉红色。 链孢霉 返回本节 污 染 状 显微镜下 曲霉(黑曲霉及黄曲霉) 黑曲霉孢子成熟后呈黑色,呈黄绿色的是黄曲霉。 污染状 纯培养 显微镜下 返回本节 青霉 孢子成熟后呈青绿色 根霉 后期呈黑色(有假根及匍匐菌丝) 返回本节 毛霉 后期呈黑色(无假根及匍匐菌丝,日长速有时达3cm)。 返回本节 白色石膏霉 白色绒毛状菌丝 →白色革质状物 →白色石膏状粉末→桃红色粉状颗粒 鬼伞 小伞状, 后腐解流墨汁 返回本节 米黄色,似油菜籽 小菌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