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余闻
全国卷课标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显示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本题意在考查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从原文来看,“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虽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是原文在谈到他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因此,B项的表述“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是不正确的。 A项的表述,第一句是原文中“‘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的转述,其他文字则与原文意思相同,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与原文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更加明确地将“变形”放在艺术美学的范畴中描述,因此,C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是原文第二段文字中对应文字的另一种表述,意思并无任何改变,因此,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C。A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相对应的语句是“其实,古代诗歌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年第1学期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07年第1学期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
- 2007年第2季度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内科护理)2007年第2季度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内科护理).doc
- 2007年第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试卷(审核知识)2007年第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试卷(审核知识).doc
- 2007年重庆法院、检察院行测真题以及答案,其他的网站只有题无答案2007年重庆法院、检察院行测真题以及答案,其他的网站只有题无答案.doc
- 2007年苏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2007年苏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一.doc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语文课标卷(余闻)_1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语文课标卷(余闻)_1.doc
- 2007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四2007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四.doc
- 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2007河南省语文试卷分析2007河南省语文试卷分析.doc
- 2007版GBF高分子(PP、PE)合金薄璧方箱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法2007版GBF高分子(PP、PE)合金薄璧方箱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法.doc
- 2008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2008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doc
- 2008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2008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doc
- 2008新生入学教育试卷定稿2008新生入学教育试卷定稿.doc
- 2008清单解释115问2008清单解释115问.doc
- 2008清单计价规范解释2008清单计价规范解释.doc
- 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气象相关)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气象相关).doc
- 2008版核心期刊22008版核心期刊2.doc
- 2008省考公基C类真题2008省考公基C类真题.doc
- 2008至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六年级语文试卷2008至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六年级语文试卷.doc
- 2008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34题2008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34题.doc
最近下载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余志生版.pdf VIP
- 华为 GPON OLT 组播业务配置.pdf VIP
- 文华财经期货软件指标公式源码九转系列指标.doc VIP
- ISO37001-2016反贿赂管理体系手册与全套程序文件汇编.docx
- 信捷x-sight视觉系统使用手册v2.1a.pdf
- 二+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docx
- 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课件.pptx VIP
- 造林工程--施工工期与保证措施-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