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拓展题主观题范围:必修2第一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I卷(非选择题)共21题1.(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宋太宗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于是士大夫始乃兼农桑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故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非兄老先营事业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之风日益甚,然而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清)沈垚《落帆楼文集》材料二 外国工商两业相因而成,工有成器,然后商有贩运,是工为体、商为用也,此易知者也。其精于商术者,则商先谋之,工后作之,先察其何……可与他国争胜,然后命工师思新法,创新器,长供商之取求,是商为主、工为使也,……机器、格致、化学、皆制货者所当晓;各国风尚、道里远近、口岸冲僻,皆运货者所当知。致护商之要,不外合众商之力以厚其本,合国与民之力以济其穷。——摘编自《张之洞全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简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之洞对商业的新认识。(7分)【答案】(1)变化:土地兼并严重;士农工商四民不分;致仕多出于商;节俭之风盛行;多与商贾联姻。(4分。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原因:官与民争利;商品经济发展。(2分)(2)工商相辅相成;工体商用;按照商情进行生产;改进工艺技术;工业支撑商业;与外国商业竞争;讲求科技、风俗、地理等工商相关知识。政府要重商护商。(5分。答出其中的五点即可)具有发展近代商业观念;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民族工商业(民族经济)发展。(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丰富的粮产,曾是江南成为基本经济区的一个主要原因。北宋以后,据称京师漕粟多出东南,而江浙居其大半,南宋时更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从此江南就成为中国稻谷的主产区之一。但是近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地位开始下降,在早期的一个发展阶段之后,粮食生产并没有在江南的发展中起到带动的作用。在江南经济中起到这种带动作用的不是粮食,而是其他产业,特别是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当然还有来自西方的其他产业。——根据《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等整理材料二 江南地区的古代棉纺,多是家庭妇女晚上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借着月亮的自然光工作的,这种情况在近代上海有了很大变化,有巨大厂房的生产车间,很多纺织女工集中在一排排的现代化纺织机械前工作,和古代织布机几天才能生产一匹布不同,近代纺织机器几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匹布。——根据《江南纺织业变迁》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与近代江南经济结构的各自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和近代江南手工业的不同之处。(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江南社会经济发生变化的背景。(2分)【答案】(1)特点:古代江南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与农业密切相关;近代江南经济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影响,出现了独立的近代先进工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发展起来。(6分)(2)不同:古代手工业规模较小,生产条件简陋,科技含量较低,以手工为主;近代工业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采用机器生产,生产力较为先进。(4分)(3)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2分)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美、俄等国在福建开设的洋行攫取了福建茶叶出口的经营权,福建茶商收购的茶叶只能卖给洋行经营出口。英、美洋行甚至通过买办直接到福建茶叶产地,向茶农贷款,控制和剥削茶农。这一时期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洋行贩运茶叶出口日增,全省出口总值也不断增长。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全省年均出口量达70万担左右,光绪七年出口量高达90万担,这时期茶叶出口值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