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山西省右玉一中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练单1)Word版含答案[精品原创].docVIP

【高考必备】山西省右玉一中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练单1)Word版含答案[精品原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二复习考练13(第五单元 共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5 6-10 11-12 答案 1.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道学之士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各处皆然,沪上尤胜”。造成上述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③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的变革 ④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被消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3.近代前期,中国整个知识阶层都在浓墨刻画女性的病态现象,将女性个人权利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认为人种弱,则国弱;人种强,则国强。如此营造女性形象的思维逻辑是出于(  ) A.女性柔弱的现实 B.塑造人格的要求 C.救亡图存的需要 D.男女平权的期盼 4.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③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 ④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  ) A.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 B.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 C.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D.中西文明激烈碰撞 6.“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从材料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此时社会习俗的特征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C.民国政府倡导新式婚礼的进步性 D.新文化运动已经蓬勃开展 7.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  ) A.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 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的这种变化体现出(  ) 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 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 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 D.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 9.“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表是1895~1911年近代中国铁路修筑状况图。它反映出(  ) 类别 比例 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 14% 中国依靠贷款修筑的铁路 40% 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 46% A.交通改善离不开外资输入 B.国人对投资新式交通没有兴趣 C.中国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D.中国铁路修筑权的大量丧失 11.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