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山西省右玉一中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练单5)Word版含答案[精品原创].docVIP

【高考必备】山西省右玉一中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练单5)Word版含答案[精品原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复习考练26(第一单元 3 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5 6-10 11-12 答案 1.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2.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家思想家是(  )     3.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思想主张吻合(  ) A.孔孟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 5.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6.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由此可见二者争执的关键是(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7.《传习录》记载:“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材料表述的是(  )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8.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 (  )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考据学 D.经世致用之学 9.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说:“言,我之言也。名,我所称之名也。今人作述,必袭古人之文,官爵郡县,必反今世之名,何其猥而悖也。”他一生“不为应酬之文,意所欲言则言之”。材料可以看出他主张(  ) A.冲破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B.提倡人权和言论自由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10.“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21·cn·jy·com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知行合一” C.颠覆了理学传统 D.宣扬人伦即天理 11.“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2·1·c·n·j·y A.工商皆本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减轻人民负担 1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说,帝王们“用一人焉,则疑其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分权是加强集权的有效手段 B.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集权 C.通过人事变革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D.黄宗羲借以抨击君主专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21·世纪*教育网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www-2-1-cnjy-com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