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年代:东汉末年 ◇载药:365种 ◇版本:原书早佚,明清学者整理 ◇内容、价值: ●记载中药基本理论。四气五味、有毒●“三品分类法”:上、中、下三品。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总结秦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各药历用不衰,现教材:204种。两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年代:梁代(公元500年左右) ◇载药:730种 ◇内容、价值: ●朱书《本经》,墨书《别录》,小字作注 ●补充药物理论和操作原则。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各类又分三品。 ●首创诸病通用药,80余种疾病。 ●总结梁代以前的主要药学成就,综合本草模式初步确立标志。 ◆其他本草著作 ◇《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雷斅 ●300种药物炮制方法。 ●第一部药物炮制专著。 ●分支学科产生标志。 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唐本草》) ◇作者:苏敬、李勣主持,23人参与。 ◇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载药:844种。 ◇特点、价值: ●第一部官修本草(药典)。 ●图文并茂,增加药物图谱、图经。 ●总结唐代以前药学成就。 ●对中外后世药学发展影响深远。 宋金元时期
◆《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年代:1082年 ◇载药:1558种,增加476种,附方3000余首 ◇版本:原稿未刊行 ◇价值: ●现存最早最完整本草著作。 ●总结宋代以前药学成就。 ●首创附列大量方药。 ●保存大量本草学史料。药性理论进一步完善:升降浮沉、归经明代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 出版1596年 ◇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 ◇内容、体例:52卷,200万字 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各论:16部、60类。 ◇成就、贡献: ●全面总结明代以前药学成就。 ●完善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医药科技百科全书。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 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年代:1765年 ◇载药:921种,新增716种。 ◇成就: ●补《纲目》不足、纠《纲目》之误。 ●新增大量民间药和外来药。 ●保存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内容。 ◆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 ◇补充《纲目》不足,撷取《纲目》精粹。 ◇重辑、注释发挥《本经》。 ◇大批草药专著。 ◇专题门类齐全:炮制、辨药、药理、食疗。民国时期◆中医学校→中药学讲义,充实各药功用主治。 ◆《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陈存仁 辞典类工具书,200万字,词目4300条◆现代研究起步:品种,化学及药理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
◆本草古籍整理刊行。 ◆中药新著,数量繁多、种类齐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中药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本草彩色图鉴》 ◇《中华本草》:(1999年) ●涵盖中药学几乎全部内容。 ●总结两千多年来中药学成就。 ●载药8980种。 ◆三次全国性资源普查:12807余种(1999年) ◆现代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瞩目成就。 ◆完整的教育体系。◆完备的产业体系。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产地 ◆道地药材(地道药材) ◇历史、产地、品种、产量、炮制、疗效。 ◆道地药材的形成 ◇生态环境的不同。 ◇临床疗效的长期总结。 ◆道地药材的确定 ◇临床疗效◇产地◇品种◇质量◆常见道地药材 ◇四川:黄莲、川芎、附子、川贝母、续断 ◇江苏:薄荷、苍术 ◇广东:藿香、陈皮、砂仁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云南:茯苓、三七 ◇河南:地黄、山药、牛膝、菊花 ◇山东:阿胶 ◇浙江: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郁金第二节 采集 ◆采集与药效的关系 药效物质→→质、量、效的差异 ↑ 采集季节、时间、方法 ◆植物类药材 ◇全草、茎: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 如:益母草、小蓟、薄荷、桑寄生 ◇叶: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如:枇杷叶 特定品种须深秋或初冬霜后。如:桑叶 ◇花:含苞待放或初开时。如:菊花、辛夷 花粉:盛开时。如:蒲黄 ◇果实、种子:成熟时。如: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