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场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候变暖与矿产开发的博弈 ——呼伦贝尔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连民族学院 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1班 乌兰 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畜牧业经济区。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素有“牧草王国”之美称, 野生植物有1000 多种, 饲用价值较高的有250 多种。草型有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三种类型, 可利用的草场有1125 亿亩, 主要饲养马、牛、羊三种牲畜。这里培育了驰名的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等优良畜种。生产的马匹、牛、乳、皮毛产品质量优异, 畅销国内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已经发生,势必会影响到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图为曾经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家在就在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区,父亲母亲也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爸爸也曾经营一所牧场,所以对牧区草原的经济发展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次暑假回家,又一次感觉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在这场变化的背后,却是祖辈牧民的一次次叹息。回到家后,我亲自前往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的巴彦托海苏木,独自一人去采访当地的牧民,分发问卷。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令我惊讶的场景是区区半坡的草原盖满了新经营的砖瓦房,每家用网围栏做分割,将一片好好的原生态草原划得四分五裂,再也不见小时候我放牛赶羊时候的那种空旷和辽远了。现在的草原,好一些的就被旅游开发作为什么“旅游生态区”,其实就是接待外来游客的旅游景点,比如说阿拉坦额莫勒的金帐汗,是各单位各部门接待的必去之处。原始的原生态的传统牧民生活状态早已经近乎消失殆尽了,另外一些多是私营业主租用草场放牧经营。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地区还拥有了草地牧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孩子也像农村的留守儿童一样,但与此不同的是这些儿童大多是被父母送到集中看护的类似托儿所的住户里,往往一走就是三五个月,这不知道算不算得是传统的牧民生活方式了。 (图片所拍的是当地一户牧场经营主) 有数据表示,内蒙古天然草地面积8666.7 万hm2, 覆盖了自治区土地面积的67.5%, 是全国草地面积的1/4, 在气候与草地变化研究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气候是决定草原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 在气候变化与草原生态系统中,表征热量的温度、表征水分条件的降水, 表征水热组合状况的干燥度或湿润度, 是用来评估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气候指标。随着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以及气温和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递增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状况也出现了由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向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过渡。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 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草原”,然而对于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来说,它不仅美在景色,更美在它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如今,地下矿产资源的开放成为整个牧区草原和林区草原经济的最大支柱。在工业开采给这个城市带来GDP 蛋糕的同时,牧民们也坚信工业污染是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原牧区和林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今年的气候在呼伦贝尔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算是最反常的了。09-10年的冬天,呼伦贝尔人度过了他们最为严寒的一个冬季,有数据显示,根河林区等的地表温度一度达到零下60摄氏度,而在2010年的夏天,又持续高温,好几个星期下来持续在40摄氏度。冬天,它可以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相媲美,夏天北纬49°的呼伦贝尔可以达到热带的效果。分析现象时,当然可以用如此戏谑的句子来匆匆描绘带过,但对于在当地生活的传统农牧民、居民来说,这个现象,不仅仅是自然带给呼伦贝尔人民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的警告。 气候的变暖,不仅仅是全球范围内的波及,在我而言,呼伦贝尔气候的如此反常与其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最突出也最为让我心忧的就是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大产业大批量豪放式的开发。 为了保护草原,宝日希勒镇所辖草原已经禁牧多年。这一地区已经没有牧民放牧了,然而过度放牧控制了,可笑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依然不见,在陈巴尔虎旗神华宝日希勒能源公司露天煤矿附近,草原却饱受当地煤矿和化工企业的污染。据调查,宝日希勒镇现有煤矿企业六家,每年超过2000 万吨的开采量。马上要上马的国华电厂和投产的生产化肥的金新化工都是高污染企业。 现在每天都可以在宝日希勒能源公司矿产中心露天煤矿看到,面积约20 平方公里的煤矿多台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