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0市场(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市场 (21世纪传统企业新经济转型的不二法门) 原创/Topal 写作日期:2014年9月16日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想问一下,最近中央二套热播的《互联网时代》,有几个人看过?完整看完的人有没有?我建议,至少认真看三遍。没事多看几遍没问题,这是一个思维转变的过程,很困难。但是,这部纪录片确实不简单,极其充沛的信息量和权威观点。对观众的冲击力是相当强的。只要多看几遍,就能让自己的思维慢慢发生转变。 我们就从《互联网时代》第一集的一个观点说起,十八世纪末,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成为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试金石。积极拥抱这个新技术的国家,全都成了世界强国。消极适应这个新技术的国家,无论以前曾经多么先进、多么发达。都在随后的岁月中处于落后挨打的金地。中国就是后者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今天,我们又再一次来到了这样一个具有试金石技术的时代,这个技术,就是互联网、或者说是移动互联网。 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和态度来拥抱移动互联网,就直接决定着我们今天的企业,那些会在随后的岁月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哪些会在随后的岁月日渐衰落、惨遭淘汰。 小米颠覆了什么 无论推崇也好、批评也好,小米模式近些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小米模式的评价、分析、专论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小米模式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今天要给出了观点,是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因为,这个说法是我的首创。今天,在这里的各位同学,是第一批听到我系统阐述这一理念的幸运儿。 不用卖关子了,直截了当地说。小米的成功,是自媒体创业模式的成功。小米用自媒体的形式,先打造了一个粉丝云集的湿市场,也就是自媒体市场。然后,再根据自媒体市场的真实需求去打造的产品。 以前,无论是爱立信、摩托罗拉,还是诺基亚,都是先打造出手机产品。再投放市场,在市场上做推广、搞促销,看看市场能否接受。市场接受程度高,这款手机就成功了。市场接受程度低,这款手机就失败了。手机生产厂商始终在哪里琢磨市场、揣摩市场、分析市场、适应市场。可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这样的模式无异于走钢丝。失败的可能性太大了。这就是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先产品、后市场传统商业模式。 而在小米这里,这种模式显然被彻底改变了。小米用自媒体创业,打造出自媒体市场的模式一经推出,业界一片哗然。根本看不懂。甚至很多人认为小米不过是搞了一些营销的噱头,是在搞饥饿营销。是在轻生产、重营销。总之,大家都认为小米的成功仅仅是一种营销的成功。不仅董明珠与雷军打赌时她看不懂。就包括小米的竞争对手,联想的董事长杨元庆也都是这样认为的。甚至连雷军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创造出了一个足以颠覆传统创业模式的自媒体创业模式! 谈到这里,再回头来看看诺基亚为什么败给小米,就一清二楚了。诺基亚没有输在专利上、技术上、品牌上、市场上、团队上、管理上,它输在了最根本的商业模式上,它输在了时代的更替上。无论煤油灯的技术、质量多么高超,永远无法去抗衡电灯的时代。诺基亚CEO奥利拉悲情的感叹:“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确实,不仅是奥利拉,全世界许多企业家都和他一样感到莫名其妙。因为,这个时代来得太快、快得人们还来不及反应。这个时代,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自媒体创业新时代! 小米确实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不是简单的颠覆、局部的颠覆,是全面地、彻底的颠覆。看不懂这一点,就看不懂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产品与市场 10年前,在中国的家电领域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公案。当时,著名家电品牌格力空调。被国美的成都公司在一次促销活动中,没打招呼就降价40%。打乱了格力的整个价格体系。格力当时就着急了,要求国美不能这么干。可是,国美根本不买账。反而让各地国美清理格力库存。到2005年,国美各大卖场停止了格力空调的销售。从那时候起,格力空调不得不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格力专卖店。这个事件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格力空调在当时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现在也是。而且,空调销量连续9年排全国第一。按道理说,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好的质量、这么受欢迎的品牌,应该是任何卖场都要争取的宝贝。为什么国美敢这么干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产品与市场。 联想的杨元庆,格力的董明珠,包括华为的任正非,他们都实在想不明白。小米手机的质量那么差,就靠玩一些销售技巧,竟然可以火爆成这样,没天理啊。他们始终没想明白,你联想、格力、华为的产品质量,比起摩托罗拉、诺基亚如何?你有把握一定比这两个手机巨头强吗?可即便他们,不也是一夜之间就衰落了?这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不在于产品质量,而在于市场转移了。市场转移到哪里了?转移到互联网上了。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网民构成了大众化市场

文档评论(0)

518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