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公元265年 司马炎称帝公元265年 司马炎称帝 ??? 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十一日,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逼迫曹奂退位后,封其为陈留王,改魏为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建都洛阳。称帝后,司马炎分封宗室二十七王,把司马氏宗室都分封为王。司马炎泰始分封,基本上承后汉之旧制,君国而不君民。王国地不过一郡,王国的相由朝廷任命,与太守无异。国中长吏由诸王自选,财政不能自己擅作主张。泰始二年(266)十二月,因屯田制难以继续,晋武帝司马炎再次下诏正式废除民屯。司马炎罢农官以及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严禁私募佃客,在客观上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泰始四年(268)正月,贾充主持修订的新律修成,成为后世法律形式蓝本。司马炎还屡次下诏书责成地方官必须致力于省徭务本,并力垦殖;务必使地尽其利,禁止游食商贩,晋泰始四年(268)十一月,司马炎下诏要求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十二月,颁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正身;二勤百姓;三抚孤寡;四敦本息末;五去人事。至此,司马炎大致完成了称帝改制的任务。
汲冢竹书出土??? 晋咸宁五年(279)十月,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冢,盗得古竹简书十车。不准盗得的一大堆竹简书中,有魏国史书“纪年”13篇,记叙夏朝以来至魏安釐王2000年事,其中所叙之事与经传所记载的有很大出入,是一笔很值得研究的宝贵历史财富。有《穆天子传》等五篇,记叙周穆王游行四海之事,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书总共有几十篇,整个竹简书加起来大概有十余万字,竹筒上的字都是蝌蚪文,是用漆书写在竹简上的,每片竹简写有46个字。因年代久远,加上盗墓者破坏,墓中挖掘出来的竹简多数简札散乱,残缺不齐。竹简出土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将它收藏起来,由学者荀勖、和峤、杜预等人略加整理,依据竹简提供的材料整理出15部,87卷。在荀勖、和峤之后,卫恒、束晳相继完成最后的整理工作,并把它译成今文。总共花了十年时间,终整理出了《穆天子传》、《竹书纪年》、《汲冢琐语》三部书。
公元275年 司马炎诏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公元275年 司马炎诏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咸宁元年(275)十二月,在兵屯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晋武帝诏令以官奴婢代田兵种稻。晋泰始年间,大部分民屯都已经取消,但一直实行下来的兵屯却仍然保持下来。实行兵屯,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对军队的负担,同时也可让军队在和平时期不丧失应有的活力和朝气。西晋朝廷规定屯田兵用官牛者,收获物按8:2分成,即政府占八,士兵占二;用私人牛者,收获物按7:3分成,即政府占七,士兵占三。这样的比例比曹魏兵屯六四分或对半分,政府的剥削量提高了许多,屯田兵面对这样的境况,生产积极性肯定受到严重的挫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50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这种在兵屯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将官奴婢组织起来代兵屯田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兵屯改变为民屯,虽然说这样做仍然是实行屯田法,但用官奴婢代田兵种稻,身份有所改变,对稳定军心,对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的。公元280年 西晋灭吴全国重新统一公元280年 西晋灭吴全国重新统一?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便着手准备灭掉吴国。晋泰始五年(269),晋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他操练士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同时经常与晋武帝商量盘算灭吴的大计,羊祜为晋灭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晋咸宁四年(278)羊祜病逝,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以继续羊祜未竟的大业。279年,杜预和王濬上表晋武帝请求发兵征讨吴国,朝廷中张华等主战派也努力排除贾充、荀勖等人异议,奉劝晋武帝发兵,司马炎同意了请求,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主持伐吴大计,掌管漕运粮饷,同时,下诏伐吴。晋咸宁六年(280)三月,晋龙骧将军王濬自武昌直取建业,吴军望旗而降,王濬兵甲满江,旌旗遮天,威势甚盛。三月十五日,率领八万士兵,百里船队进入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北郊)。吴帝孙皓向王濬投降。至此,吴国灭亡。全国复归统一。
李密作《陈情表》 ??? 西晋泰始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李密被征为太子洗马,诏书多次临门,郡县官员屡次逼迫,他为此上《陈情表》。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自幼由祖母抚养,曾在蜀汉为官。在此表中,李密述说了祖母刘氏年迈体弱,“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状况,而家中只有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因而暂时不能应诏。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处境和祖孙间深厚真挚的情感写得哀婉凄恻,催人泪下。而文章的语言精妙传神,极具感染力,许多语句流传后世变成成语,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等。晋武帝读罢此文,极为感动,下令让郡县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