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调制解调(matlab)-西工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五 数字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掌握模拟调制以及对应解调方法的原理。 掌握模拟调制解调方法的计算机编程实现方法,即软件实现。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掌握模拟AM、PM和FM的方法原理以及对应的解调原理;编制调制解调程序;完成对一个正弦信号的调制、传输、滤波、解调过程的仿真;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环境 PC机,Windows2000,office2000,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 四、实验内容、步骤 实验内容 已知消息信号为:频率为的正弦信号;载波频率为,采样频率为40KHz。编程实现一种调制、传输、滤波和解调过程。 实验步骤 根据参数产生消息信号s和载波信号。 编程实现调制过程。调用函数y=ammod(s,Fc,Fs)完成幅度调制,y=fmmod(s,Fc,Fs, FREQDEV) 完成频率调制,y=pmmod(s,Fc,Fs, PHASEDEV) 完成相位调制。 编程实现信号的传输过程。产生白噪声noise,并将其加到调制信号序列。 编程实现信号的解调。调用函数x=amdemod(y,Fc,Fs)完成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x=fmdemod(y,Fc,Fs, FREQDEV) 完成频率调制信号的解调,x=pmdemod(y,Fc,Fs, PHASEDEV) 完成相位调制信号的解调。 五、实验报告要求及计录、格式1.画图给出消息信号和载波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画图给出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3.画图给出解调后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六、讨论、思考题 对信号序列和FSK调制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后如下: 通过AWGN信道加入高斯白噪声后的波形及频谱如下: 信噪比为20dB 解码后的输出为: 用symerr函数测试误码率为 现在将信噪比降低为10dB 信号波形和信号频谱如下图所示: symerr函数的输出依然是: 当信噪比到负10dB时: 信号波形和信号频谱如下图所示: 解码输出如下: 用symerr函数测试误码率为: 下面是psk的实验结果: 首先是2-psk的实验结果(fs=4000Hz,fc=800Hz) 序列及调制波形如下所示: 调制信号的频谱图如下: 加入信噪比为10dB的噪声后,信号及频谱的波形为: 解码后的输出如下图所示: 将fc的值变小以后(如fc=2Hz) 将看到更为清晰的调制波形: 频谱如下: 当用4进制调制时,调制波形如下: staff and workers representatives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from the unit or away from retirement, on behalf of automatically disqualified, on behalf of the delegation to the original vacancy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election.Replace the fourteenth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There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mployees, who have the right to change the unit:1, due to illegal law and discipline punishment;2, often without reason not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staf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aff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k of the organization, a serious dereliction of duty;3, because of unpaid leave, sick leave and long-term, full-time study and so on, not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post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congress;4,

文档评论(0)

paiq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