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标要求
认识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通过观察、阅读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像能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
通过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及化学发展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内容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对化学的贡献:陶瓷、青铜器、造纸、火药等。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化学的研究进入了微观阶段。
绝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三、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
主要是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事,说明化学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基础练习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物质 B、运动 C、实验 D、物体
2、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的是( )
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火的发现和利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在3000万种以上
3、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会破裂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不会破裂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会破裂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4、下列事实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合成新型材料②使环境变得更好③发明新的药物④研制新的半导体⑤纺织、印染出更美丽的布料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5、食品卫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用煤直接烧烤食品②在沥青公路上晒粮③用小苏打作发酵粉④喷洒农药后2-3天蔬菜上市 A、①② B、①②④ C、③ D、④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它与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项工艺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化学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
绿色化学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特点是:
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实现“________________”。
生产出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友好产品。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标要求
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钻研科学的热情。
教学内容
学习化学的特点
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能否燃烧等等。
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等。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
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探究活动的目的)、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包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测量到的数据及其他资料),分析、解释与结论。
三、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并不是有氧气就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这与混合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低有关,氧气含量低时,木条甚至不能燃烧。
四、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教学方法
一、演示实验:
1、蜡烛燃烧的实验。
2、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比较实验。
二、通过实验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三、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基础练习
为确定某一物质是否有可燃性,最佳的方法是( )
A、讨论 B、上网 C、实验 D、调查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D、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空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3、蜡烛的火焰在①焰心 ②外焰 ③内焰中温度最高的部位是( )
A、① B、①② C、②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紫砂壶历代名家.doc VIP
- 某银行新员工国际业务培训课件.ppt VIP
- 有理数的乘方(公开课).ppt VIP
- 牙髓炎临床表现及诊断.ppt VIP
- 2025-2030年中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青岛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NBT47021-2012甲型平焊法兰.docx VIP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