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贫困救助.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管理运行 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按属地进行管理。 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也可受理申请。 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 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发展现状 2010年底,全国有2528.7万户、5214.0万人得到了农村低保,比上年同期增加454.0万人,增长了9.5%。 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69.0亿元,占总支出的60.4%。 2010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117.0元/人、月,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2元,增长了16.1%。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74元,比上年提高8.8%。 附:农村五保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56 号。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供养对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供养形式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 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五)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三、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城乡分割、地区差距大。 2.财政投入机制不合理。 3.救助项目比较单一:主要是单一的生活救助。 4.保障范围窄、保障标准低。 5.家庭收入核实有困难: 申请者想方设法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申请者非正规就业或其他方式的收入很难准确统计;家计调查中人情、主观因素影响; 6.瞄准机制有问题。 7.程序过于繁琐。 8.缺乏动态退出机制。 9.统筹层次过低。 负面例子:1、2、3。 四、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1.规范以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为核心的收入审核制度 我国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各地都结合实际情况对低保对象的收入和查标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包括对消费形态的控制,如有的地方禁止低保户使用空调、禁止养宠物等。 规范以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为核心的审核制度, 一是借助现有的信息网络平台,依法强制性获取申请者和受助者的家庭财产和收入状况; 二是出台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实施细则(全国); 三是建立信用体系和惩罚机制。 2.建立于促进就业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 政府应该努力促进低保户的再就业,要努力提供更多的公益岗位,把低保制度和社会福利安排等结合起来。 3.构建以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的配套制度 要在低保制度之外健全配套制度,如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就业促进等,都要向低收入群体延伸,不能仅仅关注低保对象。 不可能指望所有的社会救助问题都靠一个低保制度一揽子解决。 4.强化以惩戒为基础的法制规范 我国低保制度的立法层次较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还存在着某些法律上的漏洞。 应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并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实施细则以及部门规章。 目前,条例中的监督条款形同虚设,低保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低保对象瞒报收入、骗保后受不到应有的惩罚,不仅损害了低保对象的合法权益,也造成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5.其他措施: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待遇调整机制。 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理念转变: 预防贫困、主动保障、从收入维持到生活援助。 加强监督,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宣传。 第三节 医疗救助制度 一、城镇医疗救助制度 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三、医疗救助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城镇医疗救助制度 (一)城镇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 医疗救助作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配套措施,主要是针对城市贫困家庭的医疗健康和疾病诊治进行救助。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国办发[2005]10号)。 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意见》(财社〔2005〕39号)。 (二)城镇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