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一、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
1、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偏义复词,实词的推测方法(语法位置,字形)
2、虚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在名、代之前,副词在动形之前,所字结构,之的“取独”……
3、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4、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于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5、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留,换(单音化双音,组词法),补,删,调。
6、固定词组:
二、读一读,做一做,议一议。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1、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
①宋人有耕田者。(定语后置句。同类句子:客有吹洞箫者;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省略句。省主语,前一句话的主语和这一句不同)
(而身为宋国笑。(被动句。被动词:为)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走、②颈
3、借助成语推断词义:
因释其耒而守株 成语:
爱不释手,如释重负,杯酒释兵权
4、“耒”字推断:
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
5、一词多义:
而
①折颈而死
——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连词,表目的,来。
③而身为宋国笑
——连词,表转折,却,但。
6、翻译:
宋人有耕田者。
A、宋国有个人耕种田地的。
B、有个耕种田地的宋国人。
C、宋国有个耕种田地的人。
D、宋国有个农民。
E、从前宋国有个农民。
7、成语积累: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含贬义。
2、古今异义:
病、视、以为
3、句式:
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判断句。)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省略句,判断句)
③助之长者,揠苗者也(判断句)
4、“然”的用法: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一词多义:
之
①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其子趋而往视之
③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⑤助之长者
⑥而又害之
者
①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③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④不耘苗者也
⑤助之长者
⑥揠苗者也
6、翻译:指出下面翻译不当之处,然后自己动笔翻译。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不但无益,还有害。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参考翻译:不只没有好处,并且还损害了禾苗。
7、成语积累:
拔苗助长(也写为“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三、边读下面文言故事边找出有文言知识点的地方,并把知识点标出来。
《聊斋志异》之《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渖,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而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表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