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或j受压元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均作为主要受压元件。 16MnR 厚度≥38 筒体 H10MnSi 封头 H08MnMoA 焊缝预热 焊缝后热 线能量 KJ/cm 3.焊接材料 3.1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钢带、焊剂、气体、电极和衬垫等。 3.2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并结合压力容器的特点、使用条件及焊接方法综合考虑选用焊接材料,必要时同过试验确定。 焊缝金属的性能应高于或等于相应母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或满足图样规定的技术要求。对各类刚的焊缝金属要求如下: 3.2.1相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 3.2.1.1碳素钢、底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抗拉强度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加30MPa。耐热型钢底合金钢的焊缝金属还应保证化学成份。 注:本标准将GB150中的底合金钢按其使用性能分为强度型底合金钢、耐热性底合金钢和低温型底合金钢。 3.2.1.2高合金钢的焊接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2.1.3不锈钢复合层的焊缝应保证力学性能,且其抗拉强度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加30MPa;复层的焊缝金属应保证腐蚀性能,当有力学性能要求时还应保证力学性能。 复层焊缝与基层焊缝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钢板的交界处宜采用过渡焊缝。 3.2.2不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 3.2.2.1不同强度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其抗拉强度不应超过强度较高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 3.2.2.2奥氏体高合金钢与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宜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高合金钢母材高的焊接材料。 3.3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施焊单位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规定验收与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3.4焊接材料应满足图样的技术要求,并按JB4708规定通过焊接工艺评定。 3.5焊接材料熔敷金属S、P含量规定应与母材一致,选用GB/T5118标准规定的焊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型号为E******-G的焊条应规定出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 3.5.2铬钼钢焊条的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常温时应不小于31J。 3.5.3用于焊接低温钢的镍钢焊条的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冲击吸收功在相应低温时应不小于 3.6常用钢号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1,常用钢号分类分组见表2,不同钢号相焊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3。 4 . 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 4.1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 评定必须按JB4708标准评定合格。 a)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b)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 c)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 d)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e)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 4.2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考试合格。 a)受压元件焊缝; 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c)熔入永久焊缝内的 定位焊缝; 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耐蚀堆焊。 5.焊前准备 5.1焊接坡口 焊接坡口应根据图样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标准坡口或自行设计。选择坡口形式和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 焊接方法; 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 避免产生缺陷; 减少残余焊接变形与应力; 有利于焊接保护; 焊工操作方便; 复合钢板的坡口应有利于减少过滤焊缝金属的稀释率。 5.2坡口制备 5.2.1碳素钢和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不大于540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可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采用热加工方法制备坡口。 5.2.2耐热型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方法。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应用冷加工方法去除。 5.3焊接坡口应保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形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规定。 5.4坡口表面两侧(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焊条电弧焊各10mm,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各20mm,电渣焊各40mm)应将水、铁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质清理干净。 5.5为防止粘附焊接飞溅,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应刷涂料。 5.6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保温,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温时间见表4;焊丝需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 5.7预热 5.7.1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和焊接环境等综合考虑是否预热,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5。 5.7.2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刚号

文档评论(0)

haoxian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