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不同省份,设区市之间不可比 即使同为设区的市,相互之间也有不可比性。如吉林市和遂宁市分别是吉林省和四川省设区的地级市,市区面积和市区总人口相差不大,但从建成区面积、非农业人口、工业产值等实际规模看,吉林市是遂宁的几倍。遂宁是刚从县升格为地级市的。按新标准计,遂宁也成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类地级市有数十个。 (4)省区之间不可比 由于对设区市和不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偏大因素和偏小因素在各省区的不平衡分配,造成了省区间的不可比。凡是设区市较多,设区市非农业人口比重又较低,市、镇设置标准掌握较宽的省区,普查以偏大统计为主;若设区市相对较少,或设区市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市镇设置标准掌握较严的省区,普查以偏小统计为主。 (5)城市化水平不合理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三次普查在各省区间的衔接很不理想。福建、江西、河南、云南的城镇人口比重在两次普查间几乎没有前进,天津和贵州反而倒退了,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统计口径上的扭曲造成的。 2000年五普:先划地,后划人 对于偏大的情况:引入“人口密度原则”,用人口密度把设区市的区分成两类,只把1500人/Km2 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做城镇人口,而对1500人/Km2 以下的区(一般是远郊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设区市城镇人口的偏大统计; 方法:2000年五普将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计入统计范围,采用人口密度作甄别指标,对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建制镇所辖地域进行细划,尽可能地剔除所含的农村部分,较能客观反映地域概念的城镇人口。 2000年五普:先划地,后划人 对于偏小的情况: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以外,还包括了与市镇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人口的偏小统计。从原则上讲,这一标准比四普完善。 方法:2000年五普将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计入统计范围,采用人口密度作甄别指标,对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建制镇所辖地域进行细划,尽可能地剔除所含的农村部分,较能客观反映地域概念的城镇人口。 2000年五普先划地,后划人 采用人口密度和建成区延伸原则(36.09%) 结果: 1)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偏大与偏小的统计; 2)从数值上弥补了我国城镇化水平偏低问题(非城镇化的工业化政策、分散的非农化政策,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等原因); 3)五普与四普在统计上的差值可以解释。按属地常住人口登记,兼顾外来人口问题,处理方法不同。另沿海农村地区经济的非农化形成现代城镇,使数值放大。 方法:2000年五普将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计入统计范围,采用人口密度作甄别指标,对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建制镇所辖地域进行细划,尽可能地剔除所含的农村部分,较能客观反映地域概念的城镇人口。 文件用词: 设区市的统计市区指 (1)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00人以上的区辖全部行政地域, (2)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的区政府驻地和区辖其它街道办事处地域,和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 不设区市的统计市区指 (1)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它街道办事处地域, (2)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 建制镇的统计镇区指 (1)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 (2)镇政府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村民委员会驻地的村委会的全部地域。以上城镇地区以外的地域为乡村。凡在城镇地区以外的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地区按镇划定。 中国城市概念和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 (1)统计上只用行政地域概念的。没有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概念的。市镇的行政地域前后变动很大; (2)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容易混淆: 不带县的市区和带县的区域都叫“市”;有远郊区或没有远郊区的市; 赣州:带17个县(市) 重庆市:19个区、21个县 沈阳:带3个县 东莞、三亚、嘉峪关 (3)城市的人口概念混乱: (4)设置城镇的标准多变:1955;1964(上调);1984(下调) 江西赣州市 (5)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多变 一普,1964年前:市镇辖区的总人口(多为切块设市设镇,辖区较小) 二普,1964-1982:市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辖区较小,偏小统计) 三普,1982-1990:市镇辖区的总人口(84年后辖区变大,乡改镇,县改市,偏大统计) 四普,1990--2000 :设区市为区的总人口,偏大统计;不设区的市和建制镇为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的人口,偏小统计。 五普,2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