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主题】
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专题概述
?列强侵略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国际背景 主要战争 侵华方式 爱国官兵 人民群众 工业革命完成
开辟国际市场 鸦片战争 商品输出 (略)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中国边疆危机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过渡; 从瓜分狂潮到“以华治华”。 左宗棠收复新疆 (略)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海战爱国官兵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瓜分中国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 (略) 义和团运动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日本侵华 军事侵略
殖民统治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 二、重点问题突破
1.不同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目的、方式
(1)侵华目的的变化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
②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企图瓜分中国领土的必然反映。
(2)侵华的基本特征
①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②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
(3)侵华方式的变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鸦片战争前中英国情对比
国别 中国 英国 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上半期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 欧洲西部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外交政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正当贸易,英国入超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中国主权的变化: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②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2)社会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3)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以上这些变化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作用
①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②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的作用。
(2)局限性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7.[拓展]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②日本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强国,大力推行“征韩侵华”政策,决定中日战争势必发生。③中国封建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导致战争不可避免。④列强的支持纵容不干涉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
朝鲜农民起义是导火线。
8、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1)对中国。
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②促成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下层民众掀起义和团运动。
③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对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打破了东亚地区短暂平衡的国际格局,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
9.从多种史观的视角审视近代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
史学观点 理解与认识从革命史观角度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KTK113矿用广播通信系统(IP+CAN)20150624技术方案.ppt
- 201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课用)分析.ppt
- 04—Linux网络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v1.0技术方案.ppt
-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销售利润问题精选.ppt
- 22.船公司及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组组成和审核员调用业务流程精选.doc
- 22.粉尘防治措施精选.doc
- 04ps_cs5第四章技术方案.ppt
- 04-SPSS基本统计(2012级适用修改稿)技术方案.ppt
- 22.感恩父母精选.ppt
- 2016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word版)分析.doc
- 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A卷)word版分析.doc
- 22二类障碍、异常及未遂管理标准精选.doc
- 2014版高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8解释.doc
- 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解析版)分析.doc
- 2016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doc
- 2014版高中化学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七)选修2第三章化学与的制造和应用(人教版)解释.doc
- 2016届湖北省龙泉中学、襄阳五中、宜昌一中联考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9月份)分析.doc
- 2016届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分析.doc
- 22古诗两首冬夜观书精选.ppt
- 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