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词中的雅人格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稼轩词中的雅人格意识   辛弃疾今存629首词,77首诗和17篇文章[1]。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审美观念和情趣。本文着重分析其中的雅人格意识。   辛弃疾是以英雄自期、自许的人,但朝廷不许他去干英雄事业,搞得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好去做放情于山水的诗酒雅人。   稼轩词中表现出来的雅人格意识,或为“一觞一咏”、“醉舞狂歌”的诗酒风流,或为“一松一竹”、“一丘一壑”的自然情趣,或为说古论今的人物品评,或为情怀志趣的直接抒写。它们建构了一个内涵丰富的雅士境界。以下分别论之。   一、诗酒风流   古人所谓风流,大抵总离不开诗和酒,有时再加上歌儿舞女助兴。辛弃疾是典型的诗酒文人。他认为饮酒赋诗,听歌赏舞是一种高雅的人生境界,一般人很不容易达到。《鹧鸪天·和张于志提举》词云:   樽俎风流有几人,当年未遇己心亲。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P82。以下凡引辛词均据此书,只注P次)   植梅种柳,饮酒填词,还有玉人陪伴。生活未必完全如此,但在词中,表现的是一份雅趣。对辛弃疾来说,这雅趣的中心是诗和酒。辛弃疾总是醉心地描绘这样的生活情景:   诗酒社,江山笔。松菊径,云烟屐。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P210   急管哀弦,长歌慢舞,连娟十样宫眉。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P68   这里都愁酒尽,那边正和诗忙。为谁醉倒,为谁归去,都莫思量。P171   闲饮酒,醉吟诗。P279   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P470   酒豪诗兴两联绵。P549   文人饮酒,除了比普通人多些文化意趣外,还常与世事相关。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云:   晋人多言饮酒,有至于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方时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2]。   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正可谓“方时艰难”,而且他因“主战”而横遭排挤,因而他的嗜酒,自然就有惧祸托醉、粗远世故之意。只是他的“粗远世故”并非自愿,而是被动的。当他生命意识中的社会价值选择被扼之后,他便转而选择亲近自然和享受自由。在山水田园之间,他过着无官一身轻的日子,而恰好又有酒而能诗,于是就有条件悉心地体验酒意中的诗情和红尘外的高雅,全身心地做个“酒圣诗豪”。他称这种人生意趣为“浊醪妙理”: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P339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杯空。……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P42   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P357   这些话半是幽怨,半是真情。饮酒填词是他平生两大快事。稼轩词与酒有关的不少于一半[3],很难想象如果他生活中没有酒,词中不写酒,那么其人其词会是什么样子!   二、山水雅兴   辛弃疾的“酒圣诗豪”事业大半是在远离仕宦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古代文人习惯于把功名富贵视为俗事,而把寄情山水、啸傲林泉、诗酒风流的生活视为高雅。在前宋文化传统中,疏离仕宦而亲近自然的文人雅士有许多类型:巢父、许由是轻王位而重自由的高人;范蠡、张良是功成身退的智者;阮籍、嵇康是愤世嫉俗的名士;陶渊明是饮酒赏菊的雅人;王维、白居易则是享受官俸的“中隐”。与他们相比,辛弃疾是不想隐而不得不隐,想成功而不得其主,有大名士的才情而无大名士的家世资本,连“中隐”的官俸也享受不到。但是他却深谙疏仕闲居之三昧——在自然和自由中求高雅。他现存六百多首词中,大约有四百多首作于他赋闲隐居的二十多年里。他在这些词中尽情抒写了在山水林泉中体会到的雅趣。   首先,他努力寻味离开官场,回归自然之后心理上的解脱感、宁静感。《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P76   这是淳熙八年(1181)他42岁被削职闲居之前所作,故有“怕君恩未许”之句。“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几句,说明他厌倦了官场,想抽身退隐,目的并不是享受莼羹鲈脍的口腹之乐,而是让疲倦的心灵得到些自由和安宁。在猿啼鹤怨的林间小径上,在依山临水,竹、柳掩映的茅斋里,观梅赏兰、餐菊饮露,身与青山长相厮守,心随白云舒卷自如,体会一下做大自然的主人是多么惬意,多么自由散淡。   辛弃疾本是一心想为抗金复国干一番事业的英雄豪杰,却被免职闲居。他心中塞满了悲愤不平之气。但当投身到大自然怀抱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