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治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治进展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如何诊治本病已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西医在心衰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也有比较满意的效果,故笔者将近年来各医家对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辩证治疗进行总结。各医家比较认同的心衰病机为本虚标实,其分型及治疗基本是以其病机为依据展开的。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本虚标实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可归入“痰饮”“水肿”“喘证”“心悸”“怔忡”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心水”的概念,并认为“心水”的主证为短气、喘促、下肢或全身浮肿、不能平卧、烦躁等症状,这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相似。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认识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本虚标实。正如《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知正虚是形成本病的基础,而正虚在本病表现为心气虚、心阳虚,并涉及肺脾肾等与水液输布相关的脏腑;标实则为瘀血水停。   心气虚是形成心力衰竭的始因,心气虚则心主血脉的功能障碍,导致气血瘀阻,而中医讲“血不利则为水”,气血瘀阻致人体形成水湿、痰浊等病理产物。以上病理产物进一步损伤心阳,致心阳虚,心阳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心阳虚则气血津液不能布散全身,故心阳虚衰是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气血水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心衰加重[1]。心衰的病位在心,而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可出现心脾同病,心肺同病及心肾同病的病症。气虚血瘀是贯穿心衰的始终,其中气虚是心衰发生的基本病机;水饮则是在气虚血瘀日久的情况下出现,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在心气虚的前提下,影响人体阴阳平衡,致阴阳失和。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今阴阳失衡,故而出现心力衰竭[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也必须以三焦这个人体气、水升降出入的枢纽为通道才能实现。由此心衰的病机可概括为心气心阳虚,三焦失利,气水代谢障碍,水不循常道而形成痰饮水湿,痰饮水湿继续影响心气心阳,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3]。   总的来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心阳虚,标实为瘀血水停,病位在心而不独在心,关乎肺脾肾等脏。   2 辨证分型   各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很多辩证分型。其中段艳锋等[4]通过对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辩证分析得出本病可分为4型,其中以气虚痰瘀、气虚证、心阳虚衰的证型为主,而气阴两虚型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蔡辉等[5]对近20年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心衰的证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证候类型共计24种,其中所占比例大于10%的有阳虚、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证。张艳等[6]将心衰分为早期辩证和中晚期辩证,其中早期以正气虚为主,辩证分为心气亏虚证和气阴两虚证;而中晚期则本虚与标实并见,辩证包括气虚血瘀水停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衰、阴竭阳脱证。   临床的辩证虽然不同,但基本与心衰的病机相符,主要是心气虚、心阳虚、瘀血、水停为病因,导致的临床症候。   3 辨证施治   临床医生根据辩证分型及自己的临证经验治疗,在心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林凯旋等[7]通过对12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进行中医和西医对照治疗,其采用自拟方心衰Ⅰ号(组成:党参15g,三七10g,丹参20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麦冬15g,黄芪20g)加减,通过观察心衰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判断疗效,其中中医组心功能显著提高的占32.4%,有效的占61.8%,高于西医治疗组的31.6%和59.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组有显著疗效的占36.7%,有效的占61.8%,仍然明显高于西医组的33.3%和54.4%。由此得出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治疗心衰有明显疗效。肖艳等[8]将扶阳法应用于心衰,中药汤剂以破格救心汤(附子30-200克,最大用至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为基础方,并根据辩证酌加小青龙汤、真武汤、五苓散等汤方,结果患者的尿量明显增多,气促肢肿明显减轻,心衰症状明显减轻。郭维琴教授[9]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并总结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方(党参15g,生黄芪20g,泽兰15g,车前子15-30g,猪苓15-30g,茯苓15-30g,葶苈子15g,丹参20g,红花10g),在此方的基础上辩证分析进行药物加减,如咳嗽喘息不能卧者家紫苏子,白果炙麻黄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