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权保持沉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有权保持沉默” “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你有权请律师在你受审时到场。如果你雇不起律师,法庭将为你指派一位”。看过美国影视的观众,对这一段台词无不印象深刻。 没错,这就是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米兰达警告”。在它的原产地——美国,有人爱其欲其生,有人恨其欲其死。数十年来,争论从未停止, 米兰达案,是耶非耶?赞成者强调其为最高法院无惧重重阻力,捍卫刑事司法制度整体正义的最佳例证;批评者痛斥最高法院纸上谈兵,确立的讯问规则无异司法篡夺立法权,死死束缚警察的手脚,致成千上万的罪犯逍遥法外。学界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没有哪一个案子,能像五十年前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那样,深刻改变了美国司法与社会。“米兰达案”考验着这个国家的良心,作为最高法院判决的里程碑,载入史册。 揭开尘封半世纪的历史,一起走近毁誉参半的“米兰达案”…… 一、米兰达案大起底 ?镜头拉到1963年3月13日,地点: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警方神兵天降,23岁墨西哥裔男子米兰达束手就擒。十天前,17岁的白人电影院女服务员,凌晨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时,陌生男子开车停在路旁。先下车问路,假意搭讪。突然露出狰狞面目,掏出手枪,将女孩推进车内。在郊外沙漠发泄完兽欲后,男子洋洋得意地告诉受害人:“为我祈祷吧!”抛下女孩,开车扬长而去。 打落牙齿和血吞?不!姑娘毅然报案。一周后,女孩看到一辆派卡德轿车似曾相识,好不眼熟。警方顺藤摸瓜,找到车主特威拉。一番旁敲侧击,了解其男友米兰达有过犯罪前科,相貌与女孩描述基本吻合。 事不宜迟,兵贵神速。警方火速出动,一举拿下米兰达。警察局内四个体型相近墨西哥裔对象中,受害人指证:“没错,歹徒就是他!烧成灰我也认得。”凶手非米兰达莫属。 ?警方没有告知嫌疑人有权获得律师协助,也未提醒他有权保持沉默,立马将人带到审讯室。侦探库利与德布斯,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展开两小时讯问。发问:“老兄,受害人已认出你了,还有什么想说的?”不得已,米兰达嘟哝着嘴:“那我最好还是实话实说吧。” ?他签字招供,供词上方一段打印好的法律术语,分外刺眼:“我庄严宣誓本口供系本人自愿作出,没有威胁也没有豁免承诺。我完全知晓我的法律权利,明白我所做的任何陈述,都可能用来反对本人。”神马意思,让人稀里糊涂,如堕云里雾中。 警察心满意足,一切搞定,大功告成。万万没想到,正是这起普普通通的案子,日后深刻改变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二、律师翻案?再起波澜 无业游民米兰达无力聘请律师,法庭指定辩护律师莫尔。研究有关证据后,他意外发现貌似无懈可击的案子背后,另有隐情。坚信警方手上的王牌证据——被告口供,绝对不可能靠正当方式获得,莫尔决定反击。 法庭盘问期间,莫尔成竹在胸,问题刁钻,层层设问,切中要害。他先提问:“库利警官,在获取这份陈述的时候,你对被告说了些什么?”回答:“我问被告是否愿意把他刚才给我们讲的事写下来,他说可以。”律师追问:“你有没有提醒他的权利?”回答:“是的,先生,在陈述的开头是打印出来的声明,我给他大声读了这段声明。”再次追问:“我在声明中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即他在供述之前有权获得律师的帮助。”回答:“没有,先生。”最后一击:“向你抓捕的人解释他们在陈述以前有权接受律师的帮助,难道不是你的责任吗?”回答:“是的,先生。” 律师以未事先告知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为由,说明口供不能作为证明他有罪的证据。不料,耶尔法官指出宪法中沉默权,不适用于被警方拘押的嫌疑人,驳回律师意见。 ?6月27日,法庭宣判米兰达强奸罪和绑架罪成立,两罪并罚20年到30年徒刑。 律师鼓励米兰达,将官司打下去。二审州最高法院驳回上诉,强调米兰达当时自己并未要求律师在场。三年后,米兰达将上诉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好戏即将上演…… 三、最高法院一槌定音 1966年2月28号,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由最高法院审理,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司法飓风。 6月,最高法院以一票之差,5:4推翻州最高法院判决,宣判米兰达供词无效,责令重审。院长沃伦起草判决书,重新解释宪法第五修正案,强调警方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必须告知他有聘请律师和要求律师在场的权利。如果嫌疑人未获告知这些权利,那么供词无效。 判决书掷地有声:“《权利法案》所保护的公民不得自证其罪的权利,并不只在法庭内有效。在州警察局这样更为封闭也更不易受监督的环境中,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充分的保护措施驱散其固有的强制气氛,那么警察的审讯就背离了个人不得自证其罪——这一合众国人民最为珍视的宪法原则。” 最高法院为警方确立审讯嫌犯的全新规则:第一,预先告诉嫌犯有权保持沉默;第二,预先告诉嫌犯,供词可能用来起诉和审判他们;第三,告诉嫌犯有权请律师在受审时到场;第四,告诉嫌犯,如果雇不起律师,法庭将免费为其

文档评论(0)

8882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