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法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法官 杨雯麟 ?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杨雯麟,现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作为曾经在德峨法庭工作多年的法官和分管法庭工作的院领导,我对黄登林同志的工作非常熟悉。下面我想通过几句话来介绍他的一些事迹。 第一句话:“彝族兄弟好法官” 2004年5月,德峨人民法庭需要加强审判力量,黄登林放弃在县城的机会,主动要求去德峨法庭工作。当时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德峨山高路远,条件艰苦,实属大石山区。德峨法庭管辖德峨、猪场、蛇场三个乡,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0%以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作很难做。黄登林来到德峨后,带领全庭干警,走村串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熟悉了几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办案中融法律、法规、政策和民俗于一体,圆满地解决了大批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 2008年9月的一天,西林县陈某匆匆赶到德峨法庭报告,称其民工在放炮采石时,有几棵碎石落到猪场村民杨某的祖坟上,杨某发现后便组织四十多人冲到石场,将石场围住,要求赔偿损失6800元,否则就砸烂机器。情况紧急,要求法庭马上前往处理。这时,黄登林毫不犹豫,立即赶往事发地,他从法律、法规、政策和民族风俗两方面给双方当事人 做思想工作,讲法律、讲情理、说事例,最终双方心悦诚服,达成和解协议。当黄登林准备返回法庭时,杨某拉着黄登林的手感动地说:“庭长!你真是彝族兄弟好法官”。 第二句话:“案结事了人和” 德峨法庭的案子多、难度大,黄登林全力调解结案,他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调解机会,不漏过一点一点的调解可能。他常常说“只有调解结案,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2010年7月的一天, 村民黄某到法庭要求立案。黄登林顾不上午睡,赶到50多公里外的被告黄某住所地——蛇场乡新寨村,召集双方进行调解。但没有效果。后来黄登林总结经验,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群众在实施村规民约的过程中不违反法律规定。经过他多次耐心劝说,讲解法律,最后,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了调解协议,纠纷得到了有效(圆满)解决。 黄登林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调解工作的新路子。在他的带领下,德峨法庭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尤其是调解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隆林县法院乃至是百色市法院调解工作的一面旗帜。德峨法庭曾两次被评为全区先进人民法庭,一次荣获全区人民满意法庭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市、县级十佳单位、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先进集体。 第三句话:“跑断腿都值得” 德峨法庭辖区地域广阔、村寨分散、路途崎岖,往往办一件案要“两头黑”:早上出发还是黎明前的黑暗,办完案子回来就已是星斗漫天。由于常年走山路,这几年,黄登林已穿烂了好几双解放鞋。 有一次县法院开会,会议开始了他才赶到。 我便问他:“登林,怎么这么晚才到啊。” 他说:“嘿,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当事人,趁着他高兴调解了一件案。” 原来是一件相邻纠纷案,黄登林听到当事人过生日,硬是赶了30里的山路,前去调解,当事人见到竟然有法官来喝他的生日酒,觉得给了他天大的面子,非常高兴,于是就退让了一步,跟对方当事人和解了。 我看着黄登林穿的鞋子沾满了污泥,已经全湿透了,心里感到很酸,就责备他说:“登林,工作要做,可是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而黄登林却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的,解决了这件事我高兴,就是跑断了腿也值得。” 第四句话:“头发少,智慧多” 为了总结经验,黄登林坚持调查研究,他所撰写的《对少数民族地区诉讼调解工作的情况调研》、《少数民族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工作中运用的调研》获得全市法院优秀研究成果奖。他总结的“五个调解法”,就是趁热打铁调解法、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调解法、邀请德高望重的人员协助调解法、换位思考调解法、冷处理调解法。这五个调解法的运用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调解率和调解质量。他所承办的案件调解率和撤诉率都在97%以上,而且没有一件申请强制执行,也没有一件上诉,没有一件申诉,没有一件投诉。他的“五个调解”工作法得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坚同志的高度重视,指示全市两级法院结合实际加以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黄登林同志的调解经验,又在全区法院调解工作会议和广西“三大纠纷”调解工作现场会上作了介绍,在全区推广。由于黄登林经常熬夜学习写作,不到40岁他就头发落了很多。别人笑他:“再用脑,你就成和尚了。”他笑道:“我头发虽少,但智慧多啊!” 第五句话:“法官只吃公平公正的饭” 黄登林从事审判工作多年,在有些人眼里,这应该是捞“油水”的大好机会,但是,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办案。 2008年的一天,黄某为了能打赢官司,四处托人找关系,希望能请到他吃顿饭,表示一下心意,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法官是靠公平公正吃饭的,绝不能要不明不白的钱!”。最后黄某打听到他的住处,主动上门,并将一个装满

文档评论(0)

8882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