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安全性增强 Linux已被实践证明比Windows安全。“中国OS”是自主开发的,因此可免除存在“后门”的风险。为应对未来网络战的威胁,应特别增强其安全性;应采用国家核准的密码算法(SM1、SM2、SM3、SM4等);重要模块的源码将不予开放。这些将使“中国OS”成为一个极其安全的OS,为替代Windows创造最重要的条件。 按可信计算的要求,将可信计算的机制纳入OS。在技术途径上,TCG的实现方法需要附加硬件,实践表明不易推广,采用我们自己的纯软件技术途径,可从根本上保障OS的安全可靠。 * 3.2 优化中文本地化 虽然Ubuntu已支持简体中文,但仍有不少需要提高、补充的地方: 为适应实名制,应支持包含7万多汉字的GB13000/18030大字符集,历史上我国信产部曾以汉字字符集标准符合性要求延缓了Windows 95进入中国; 应发展相应的汉字字形技术、增加字形种类和提高字形质量; 流行的Windows下的主要的汉字输入法应予以移植,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对习惯于Windows的用户可提供仿Windows的界面。 * 3.3 优化对各种国产CPU的支持 优化对各种国产CPU的支持并与“核高基”支持的其他基础软件实现无缝整合,促进“核高基”的产业化和发挥其整体效益。 国产CPU目前有六七种架构,应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 3.4 发展成为“中华文字统一OS 中国OS除支持汉字外,应同时支持中国5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适应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国情,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这将帮助少数民族消除数字鸿沟并避免敌对势力利用其控制的信息平台进行恶意宣传,这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基础支持。 历年来,已有多位院士和人大代表提出有关建议,反映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据此,2012年《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纪要》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华文字统一操作平台建设”。 * 3.5 发展常用的应用软件 发展常用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包括Office、浏览器、邮件客户端、即时通信、播放器、图像处理……,这些常用的应用程序和工具可以选择优秀的国产软件或开源软件加以发展、完善,在中国OS中绑定一批常用的应用程序和工具可以使用户更容易接受,并有利于正版化。可捆绑支持国家流式文档格式标准和版式文档格式标准的软件,促进国际标准的推广。 * 3.6 开发Windows平台迁移工具 开发Windows平台迁移工具。为了便于推广,减少用户的迁移成本,需提供良好的迁移工具,使原来Windows的用户可以方便地迁移到中国OS之上。例如通过插入光盘或U盘,达到击“一键”就从Windows切换到中国OS,并基本上保持用户原来的应用环境不变,包括文件档案及其存放位置,邮件档案及邮箱设置,浏览器书签、通讯录、日历、备忘录等等资料,这样能降低迁移难度,减少推广的阻力。 * 3.7 开发桌面虚拟化支持 由于某些老的信息系统采用C/S模式,这使集团用户的PC难以从Windows转移到Linux,为此,应提供虚拟桌面支持。这时,只需在集团信息中心引入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将Windows OS及其应用环境虚拟化到信息中心,然后,集团用户的PC上运行虚拟桌面客户端软件就可以仿真一个Windows PC,解决与老的信息系统的兼容问题。现在,Linux上的虚拟化技术已经成熟,将这些技术加以完善,可以提供实用的桌面虚拟化支持,既有利于桌面OS的转换,又能大大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 3.8 开发Windows兼容环境 开发Windows兼容环境。多年来在Windows下人们习惯使用的许多程序不可能都移植到Linux平台,也不可能一下子都用云服务来替代。为此,提供Windows兼容环境是有用的,它可以使许多Windows程序直接在Linux上运行,即使效率有所下降或某些功能有所缺失,仍有实用价值。国际上已有ReactOS和Wine可提供Windows兼容环境,我国有些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对Linux内核也作了修改,可以提高兼容程度和兼容效率。 * 4. 移动OS技术概要 4.1 安全性增强 4.2 优化中文本地化 4.3 优化对北斗系统的支持 4.4 优化对各种国产CPU的支持 4.5 支持唯一的应用商店 4.6 开发常用的应用软件 4.7 应用商店采用跨平台的IR技术* 4.8 兼容Android的Runtime技术* *可行性需作论证 需求与桌面OS基本相同 * 4.3 优化对北斗系统的支持 目前北斗已成为仅次于GPS的全球定位系统,为了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中国OS要优化对北斗的支持。 现在的芯片可以同时支持北斗和GPS,但究竟是否真用北斗?是主要用北斗还是主要用GPS,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S。因此我们要将基于北斗的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