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指导21试卷.ppt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指导21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2节 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知识整合 知识点1 城市化 知识点2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深化拓展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逆城市化 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郊区和乡村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产业和住宅迁往郊区或更远的乡村;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郊区化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产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城市化 特点或表现 原 因 2.图解法记忆“城市病”的表现 3.我国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西部牧区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东部农耕区 生活习惯 生产活动 人口分布 地区 4.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南矮北高 人口生物特征 南经北政 军事方面 南轻北重 工业方面 南涝北旱 气象灾害方面 南尖北平 南敞北封 建筑方面 南柔北刚 戏曲方面 南船北马 历史交通 南拳北腿 武术方面 南繁北齐 语言方面 南米北面 南甜北咸 饮食方面 考点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 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 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 问题。 (1)读图甲、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解析:从图甲可以读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从图乙中可以读出不同等级的城市数量以及变化特点。 答案: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该题属于开放式试题。合理与否均可,但理由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正确理解图表的意义,开放性试题要论证,论据鲜明、统一。 答案: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探究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D C 核心解读 重难点1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2)地区差异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合理性问题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趋势 较 低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60%~80% 目前水平 晚 早 城市化起步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重难点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生问题及表现形式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 城市社会问题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城市住宅问题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紧张 城市交通问题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环境质量下降 表现形式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