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调查.doc

青少年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不同类型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及性别刻板印象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性别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对全国六个省、自治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5709例不同类型的青少年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报告家庭中性别分工较刻板。青少年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各占约1/3,其中男性青少年中双性化的比例较高,达40%,而未分化和单性化的比例较低。在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双性化的比例升高,未分化和男性化的比例下降。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持较刻板的性别角色印象,且对家庭事务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要高于社会和两性关系领域。与家庭结构变量相比,父母在家务分配、决策贡献上是否遵从传统的性别分工更能影响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结论:性别教育除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调节、倡导双性化和男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其家庭内性别文化建设。   【关键词】 青少年; 性别角色;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男性化、女性化是相对独立的单一维度,并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1]。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有关男性或女性性别属性的相对固定的看法与观念[2]。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性别属性的分化较西方更为突出,要求男性“独立、自信、控制、竞争”,要求女性“被动、谦逊、温顺、忠诚”。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3],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也影响他们的性相关态度与行为[4],为性暴力、人格障碍、婚姻家庭问题埋下隐患,带来一系列心理社会问题。   在生产力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广泛交融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青少年对两性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刻板印象正在发生显著变化[5,6]。本文借助2011年在全国六省、自治区开展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分析目前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等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性别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项目在代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六个省、自治区(浙江、湖南、山西、四川、宁夏、辽宁)开展,在这六个省、自治区中各抽取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地级市,在抽取的地级市的城区和农村地区的一个街道或乡镇各抽取一所中等水平的初中、一所高中和若干服务场所及工厂,以获得相应数量的12~24岁初中生、高中生、服务行业人员、工厂职员/工人样本。此外,为获得大学生样本,在这六个省、自治区各选择一所中等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作为调查现场,对选取的大学按文科艺术类、理工类专业和年级分层抽样。实际调查到12~24岁合格样本数为5709例,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分别为1415、1354、1601和1339人。   1.2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匿名问卷,以有效的保护被访对象的隐私。问卷中除询问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及从学校、家庭、媒体、社区等途径获取性信息情况等方面外,还询问了对象家庭内实际性别角色分工、自身性别角色特征及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1.3统计分析   电子问卷通过专门的Sawtooth调查软件编写,调查中自动保存的数据通过该软件汇总,并转入SAS数据库,用SAS9.1软件进行频数描述、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因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其人口学特征和性别角色发展情况可能不同,本文以青少年的类型分层分别进行分析。   2结果   2.1青少年的人口学特征   各类型青少年中,性别分布基本均衡,54%~62%的对象来自农村。绝大多数青少年(82%~93%)来自双亲家庭,54%~71%的青少年报告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仅5%~14%的青少年报告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在母亲的文化程度上,68%~79%的青少年报告为初中及以下,仅3%~10%的青少年报告为大学及以上。73%~82%的青少年认为其家庭经济状况一般,66%~81%的青少年对家庭的总体感觉较好。青少年四种类型间相比较,较高比例的社会青年报告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家庭的总体感觉一般。   2.2青少年家庭事务性别分工   该研究通过列举11种家庭事务决策或家务活动,如家庭日常开支、购买大件物品、孩子的升学/就业、买房/盖房、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照料孩子、干力气活、与邻里/村委交涉,询问研究对象这些活动在满18岁家庭成员中的性别分工情况。为综合分析研究对象的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