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泻十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体会
【摘要】探讨了解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要点、辨证要点,预后转归,辨证施治,掌握不同泄泻证型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自拟治泄十法,在儿科临床应用,得心应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泄泻;辨证施治;十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9-02
治疗小儿泄泻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在前人治泄法则的基础上,笔者试拟了在临床常用的治泄十法介绍如下:
1治泻十法
11清肠泄热法适用于湿热泄。
主证:大便如稀水,色深黄,有热臭气,便时暴注下迫,小溲黄少,口干欲饮或烦躁,或伴身热,苔薄黄,舌质红,脉数。
病机:热迫大肠。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主方:葛根苓连汤加减。
常用药:煨葛根、黄苓、黄连、车前子、猪茯苓、六一散。
12淡渗分利法适用于湿泻而小便少者。
主证:大便呈稀水样,次多,色淡黄有泡沫,肠鸣,溲少,口不干,苔薄腻。
病机:湿蕴肠腑,清浊相淆。
治法:淡渗分利,化湿止泻。
主方:四苓散加味。
常用药:猪茯苓、泽泻、苍术炭、车前子、六一散、通草、荷叶。
13辟秽燥湿法适用于秽浊泄泻。
主证:大便水份多,色淡黄,时肠鸣,作恶呕吐,较大儿童自觉胸闷口粘腻,淡而无味,苔浊腻或秽浊而厚。
病机:湿浊困阻中焦。
治法:辟秽燥湿,和中止泻。
主方: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加减。
常用药:苍术、川朴、姜车夏、陈皮、苏梗、藿香、佩兰、生姜
或炮姜炭、茯苓、蔻仁。
14健脾运化法适用于脾虚夹积之泄泻。
主证:大便稀夹有残渣,大便多见于食后,色淡黄或白,腹稍胀而软,病程较长,面色萎黄,苔薄白,脉细。
病机:脾虚健运失调,积滞内蕴。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苍白术、茯苓、山药、炒扁豆、灸内金、焦楂曲、炒麦芽、炮姜炭、炒枳壳、煨木香、煨肉
15益气升提法适用于脾气下陷之泄泻。
主证:大便稀次多,量不多,常于小便时即欲大便,有时不能控制而漏下,苔薄白。
病机:气虚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固涩止泻。
主方:补中益气汤合升麻葛根汤加减。
常用药:升麻、煨葛根、柴胡、灸甘草、桔梗、焦白术、病久者加炒党参、煨河子。
16和中消导法适用于食滞泻,宗通因通用法。
主证:大便溏稀,残渣多,有败卵气,次数不太多,腹痛或腹胀,?气?饱,有酸馊味,不思纳食,苔稍垢腻,脉滑。
病机:积阻胃肠。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主方:保和丸(轻者),或枳实导滞丸(积重)加减。
常用药:枳实壳、焦楂曲、莱菔子、鸡内金、陈皮、砂仁、炒麦芽。
17酸收固涩法适用于滑泄。
主证:大便滑泄不禁,次数殊多,肛门脱出不收,神倦食少,苔薄白,脉迟细。
病机:脾虚久泻,肠道不固。
治法:酸收固涩,健脾止泻。
主方:赤石脂禹余粮丸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常用药:赤石脂、禹余粮、灸河子、石榴皮、肉豆蔻、煅牡蛎、罂粟壳、升麻、灸甘草、党参、白术。
此法可与温补脾肾之法配合,更能收到协同作用的效果。
18温阳祛寒法适用于寒泻。
181脾阳虚证主证:大便稀水清澄,色青白,腹部按之较凉,指趾端欠温,溲清,苔薄白,舌质淡。
病机:脾阳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清浊不分,合污而下。
治法:温补脾阳,固涩止泻。
主方:理中汤加减(寒重者),或益黄散加减(寒轻者)。
常用药:煨葛根、炮姜炭、煨肉?、制附子、苍白术、陈皮。
182脾肾阳虚证主证:久泻不止,每于黎明五更时肠鸣,腹痛,泻下淡黄稀水,夹有完谷不化,泻后腹痛缓解,大便日行约3-4次,腹部觉冷,下肢畏寒,苔白润滑,质胖嫩,脉细无力。
病机: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出入。
常用药:破故纸、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附子、肉桂、炮姜炭、党参、白术、山药、扁豆。
如滑脱者应与固涩法同用。
19酸甘化阴法适用于久泻伤阴。(大多由热泻转变而来)。
主证:两目凹陷,皮肤干枯松弛,小便短小,口渴,唇樱红,烦躁或神萎,苔少或光,舌质红绛。
治法:酸甘化阴,健脾益气。
主方:连梅汤合生脉散加减。
常用药:乌梅、白芍、甘草、石斛、黄连、白术、业沙参、五味子。
110回阳救逆法适用于久泻,阴伤及阳,或由虚寒泻转变而来。
主证:表情淡漠,面色?白或灰白,额汗不温,肢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奶茶店兼职劳务合同模板(3篇).docx
- OTIS奥的斯XIOTIS西子奥的斯标准ACD4MR电气原理图XAA21310AT注解版.pdf
- 健康体重课件小学生版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pdf VIP
- 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分五类共60题).docx VIP
- 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理论知识题库资料(核心500题).pdf VIP
- 安全生产台账建立与完善策略.docx VIP
- 矿山井巷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1).pdf VIP
- CRM坐席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09 电磁感应中的单双棒问题 含解析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