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游戏引导孩子们分享
邀请朋友来家玩,又护着自己的玩具
3岁多的见见特别喜欢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可当小朋友们真来了,人家想玩他的电动摩托,他立马抢过来;玩遥控汽车,他也护着不让人家玩……跑来跑去,保护自己的东西,哪还有心情玩啊!经常爆发小朋友之间的“战争”。见见妈看着他的忙活样,又好气又好笑,强调分享孩子似懂非懂,尊重孩子的选择却怕伤到小客人的心。
李岩:两三岁的孩子本来就处在“自私动物”的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占有”够了,感觉到自己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东西,进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这份分享是他发自内心的决定,而不是“不得不”的选择。所以,如果没因为争抢东西而打起来,就让他护着好了。我们要相信,在孩子安全感足够,情绪健康稳定的情况下,会主动分享的。
小美的妈妈分享了这样的经验。当小美放学叫小鱼儿去她家玩时,小美妈妈在一旁用假声悄悄说:“嘘嘘嘘,别叫小鱼儿去,她去就会穿你那个睡美人公主裙,你就一件,那怎么办啊?”小美很自然地说:“我会让给她穿啊”!小美妈妈接着说:“不行不行,你会不想给她穿的,你想自己穿。”小美很坚定地说:“不,我让给她。”结果,去了就让了。
小孩子的预见能力不强,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预报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但至于要怎么做,要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如果小美妈妈这样说:“小美,你可以邀请小朋友去家里玩,但到时候你必须分享你的公主裙啊!”这样的话语看似是在引导孩子正面行为,却强调了孩子眼中的负面结果,反而会让孩子因为想保护自己喜欢的物品,忽视了与朋友一起玩儿的乐趣。
有时小美也会说:“小鱼儿去了会动我那根项链,会动坏的,你帮我收起来好不好?”这个当然可以接受。可以跟孩子制订这样一个原则:放在外面的东西是可以玩的,不想让别人玩的,咱们就收起来。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说得再好,也有可能变卦。比如,小美有根魔法棒,小鱼儿拿起来想玩,小美当时也想玩,眼看就要争起来了,这时需要小美妈的介入。她捏着鼻子,学着小怪物的声音说:“只有一根魔法棒,你们快来抢啊。你们可以抢,可以吵架,还可以打架!一场好戏马上就要上演啦!”孩子们停下争执,变成了同伙,大声地说:“咱们是好朋友,咱们不抢对吧?咱们轮流玩。”大一些的小鱼儿有时会说:“好啊,你去那屋里等着,我们要开始抢了。”这时小美妈会继续模仿坏人的声音自言自语:“嘿嘿,太好了,她们要因为魔法棒打架了,我去那边等着!”(这语气很重要哦!要拿出坏人那种幸灾乐祸样,孩子们最开心了)有时小美妈会说:“赶快抢,你们抢完了我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再不抢我就会被气死了。“结果都是她们把小美妈支到一边,俩人玩得很开心,然后小美妈就被“气死”了。这个游戏弱化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强大的敌人“小美妈”,同仇敌忾,在与大人的互动中感觉到自己有力量打败强大的“敌人”,既解决了矛盾,又增强了自信。
秋千孩子还没玩够,别人也想玩
4岁的嘉嘉在游乐场玩荡秋千,正玩得起劲呢,旁边又来了个小朋友,也想玩。嘉嘉爸有些着急,他催嘉嘉再荡十下就下来,嘉嘉勉强同意了,可十下结束了,嘉嘉还是不想下来,而下面的孩子开始哭闹了,两个家长都很为难,这可怎么办?
李岩: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建议大人来做这个裁判,说:咱们下来,让那个小孩子玩或者说咱们玩十下,就让给别人。家长可以把当时的情况描述给孩子:别人已经在排队了;另一个孩子的家长也可以表达想玩的意愿,但都不要指望孩子立马就下来。如果孩子不愿意下来,大人们应该直接安慰等待的孩子,或者想办法去玩别的东西,而不要强迫正在玩儿的孩子下来。
如果第一个孩子不下来,第二个孩子非上去,冲突就产生了。孩子在过程当中会感受到,我跟那个孩子就是死对头,形成了一种敌对关系。为了一个物品,牺牲掉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建立,这会强化物质的重要性。所以,更有效的做法是,想办法把孩子的关注点从秋千上拉开,引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
叶子妈妈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叶子在秋千上,来了一个小朋友也想玩,叶子妈把情况告诉叶子,并问她咱们再荡几下?她说十下。叶子妈给数数,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会“做手脚”:一、二、五、四、六……“哈,你数错了!”叶子和旁边的小孩都发现了问题,笑了起来。叶子妈还装傻装愣:“啊?数错了吗?那我再数一遍。”结果,又数错了。孩子们笑得不行。这时,叶子妈就把俩孩子都拉入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互动当中,秋千已经不重要了。
孩子为什么要争东西?背后其实是想展示和证明自己是有力量的。而叶子妈和孩子玩的这个游戏,她扮演的是笨角色,孩子会觉得自己挺有力量的,对秋千的需求就会小一些。在很多时候,游戏能够补充孩子的力量感,并让孩子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心理需求满足后,具体的东西就淡化了。
护食的
文档评论(0)